第317章 蜀高祖王建诗之《赠别唐太师道袭》(1/2)
蜀高祖王建诗之一
建,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少无赖,为忠武军卒,稍迁队将。杨复光讨黄巢,建为都头。僖宗使将神策军宿卫。文德元年,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大顺二年,检校司徒、成都尹、节度剑南西川、招抚云南八国等使。天复三年,封蜀王,遂并有两川、山南西道三峡之地。梁既篡唐,僭即帝位,卒号高祖。诗一首。
赠别唐太师道袭
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今朝荣贵慰我心,双旌引向重城出。褒斜旧地委勋贤,从此生灵永泰息。
《赠别唐太师道袭》为前蜀高祖王建所作,是一首饱含深情与厚重期许的赠别诗,承载着王建对重臣唐道袭的深厚情谊与极高赞誉。此诗全面回顾唐道袭多年来的忠诚相随与倾心辅佐,对其卓越品德和出众能力予以高度赞颂,字里行间满溢着真挚的离别愁绪,更寄托了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为对这首诗逐联及整体的深度赏析。
首联:丱岁便将为肘腋,二纪何曾离一日
? 含义:开篇伊始,诗人王建的思绪便被拉回到往昔岁月,回忆起唐道袭自童年时起,便已成为自己身边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在漫长的二十四年时光里,道袭始终如一地陪伴在侧,从未有过一日的分离。
? 赏析:“丱岁”一词,精准点明道袭侍奉王建的起始之早,那时的他,不过是稚气未脱的孩童,便已投身于王建的事业,这份缘分显得尤为特殊而珍贵。“二纪”,在古代计时中代表二十四年,如此漫长的时间跨度,生动地展现出两人相伴岁月之久。这漫长的时光,不仅是简单的时间累加,更是彼此信任、相互扶持的见证。道袭历经岁月变迁,始终坚守在王建身旁,其忠诚度可见一斑。这一联,以时间为脉络,将两人的紧密关系徐徐展开,为全诗奠定了深厚而真挚的情感基调,读者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段漫长岁月中两人并肩同行的身影,体会到他们之间超越主臣的深厚情谊。
颔联: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 含义:此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深夜勤勉理政的画面。即便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唐道袭依然伫立在王建的案前,全神贯注地汇报着各项政务。他言辞温和谦逊,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处处照顾他人感受,从未因言语不当而伤害到任何人。
? 赏析:“更深”二字,形象地刻画出时间之晚,大多数人早已沉浸梦乡,而道袭却仍在坚守岗位,这足以体现他对待工作的尽职尽责,为了政务不辞辛劳,这种勤勉敬业的精神令人钦佩。“敷奏柔和不伤物”,则着重展现出道袭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处理政务时,他不仅仅关注事务本身,更注重与人的沟通方式,以温和的态度、恰当的言辞来传递信息。这不仅体现出他性格中的温和谦逊,更彰显出他的政治智慧。他深知,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不伤他人,才能凝聚人心,更好地推动各项事务的开展。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使道袭的形象跃然纸上,一个勤勉、仁厚的臣子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