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后主衍诗之一《幸秦川上梓潼山》(2/2)
颈联: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
? 含义: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此次骑马奔波,长途跋涉,绝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寻求享乐,而是身负重任,为了巡视边境,时刻担忧着边疆地区的安定局势。
? 赏析:这一联直抒胸臆,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驱驰”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骑马疾驰、风尘仆仆的形象,让人仿佛能看到他在崎岖的山路上奔波的身影,感受到他的忙碌与辛劳。“非取乐”三个字,语气坚定,态度鲜明,强调了诗人此次出行的严肃目的,绝非是为了轻松愉悦的消遣。“按幸为忧边”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核心目的和内心的忧虑,“按幸”即巡视之意,诗人不辞辛劳地踏上这漫长的旅途,就是因为对边境局势的深深担忧,他深知边境的安危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作为君主,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让人不禁对这位君主肃然起敬。
尾联: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 含义:诗人感慨此次前往边境的路途,就如同艰难的攀登一般,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挑战。而那象征着和平、安宁与繁华的歌舞升平的楼阁,却似乎远在千里之外,遥不可及。
? 赏析:此联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登陟”的艰难与“歌楼路几千”的遥远进行对照,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定的强烈渴望,以及对当前边境局势的无奈与忧虑。“登陟”一词,不仅实指诗人在山路上的艰难攀爬,更象征着他在维护边境和平、解决边境问题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和阻碍,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歌楼路几千”,这里的“歌楼”象征着和平繁荣、歌舞升平的美好生活,而“路几千”则形象地描绘出实现这种和平生活的道路漫长而遥远,仿佛隔着千山万水。诗人渴望国家能够远离战乱,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和平的美好,但现实的边境局势却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忧虑,他深知实现和平的道路充满坎坷,却依然怀揣着希望,不断努力前行。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孟衍作为君主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充分展现了他对国家边境的深切忧虑以及强烈的责任感。诗中既有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由衷赞美,让读者领略到山河的雄浑与美丽;又有对现实边境局势的深刻思考,使我们感受到诗人肩负的沉重压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孟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融入到每一句诗中,情感真挚动人,让人感同身受。诗中的意境开阔宏大,从高耸的山岩、幽深的小径,到俯瞰峨眉岭、仰望华岳巅,再到对边境艰难行程和遥远和平之路的感慨,无不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深远的意境。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一联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首联营造氛围,暗示行程艰难;颔联通过视角转换,表达对两地的关切;颈联直抒胸臆,点明出行目的;尾联以对比抒发情感,深化主题。情感表达自然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从开篇的冷峻氛围,到中间的忧虑之情,再到结尾的渴望与无奈,读者仿佛能跟随诗人的脚步,一同经历他的心路历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独特的边境巡视图,更让我们透过诗句,看到了一位君主的担当与情怀,以及他对国家和平与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在历史与文学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