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437章 五郊乐章之二十八《送神》

第437章 五郊乐章之二十八《送神》(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土王四月,时季一周”

“土王四月”聚焦于夏季的四月这一特殊时节。在古人的认知里,此时土气最为旺盛,犹如大地母亲的生命力达到巅峰,滋养着世间万物,使得草木繁茂,作物茁壮成长。“时季一周”则点明时间的循环往复,一个季节的结束,恰是另一个季节的开端,自然的韵律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句进一步明确了祭祀的关键时间节点,深刻展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敏锐洞察与由衷敬畏。他们将祭祀活动与自然节气紧密相连,遵循着大自然的节奏,在特定的时节举行祭祀,以表达对天地恩赐的感恩,以及对未来风调雨顺的祈愿,让祭祀活动成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动实践。

“黍稷已享,笾豆宜收”

“黍稷”作为古代祭祀中不可或缺的谷物,承载着人们最真挚的敬意与虔诚的供奉,每一粒谷物都饱含着对神灵的尊崇与期盼。“笾豆”则是祭祀时盛放供品的器具,它们静静地伫立在祭祀现场,见证着人们与神灵的沟通。“已享”二字,仿佛在诉说神灵已享用了这些供品,完成了这场神圣的交流;“宜收”则意味着祭祀仪式即将落下帷幕,供品与器具也将有序收起。此句通过对祭祀用品的细致描写,将祭祀过程的严谨与庄重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环节、每一件物品,都有着严格的规范与意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神灵的无比虔诚与敬畏,让祭祀活动成为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神圣典礼。

“送神有乐,神其赐休”

最后两句将画面定格在祭祀结束时的送神仪式。“送神有乐”描绘出在送神之际,悠扬的乐声缓缓响起。这音乐并非普通的旋律,它是人们对神灵的深情欢送,饱含着无尽的感激;也是对神灵庇佑的虔诚致谢,寄托着深深的敬意。而“神其赐休”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殷切祈求,希望神灵能够赐予安宁与福祉,让人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此句通过对送神仪式的生动刻画,宣告了祭祀活动的圆满结束,同时也将人们对神灵的感恩与祈福之情推向高潮。在音乐声中,人们满怀期待,盼望着神灵的庇佑能如甘霖般降临,为生活带来希望与美好。

总体赏析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作为唐代祭祀乐章中的经典之作,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构建起一幅生动的祭祀文化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从祭祀时间的四季流转,到祭祀用品的精心准备与使用,再到祭祀仪式的完整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庄重神秘的独特魅力。诗中对四季更替的描写,恰似一幅流动的自然画卷,深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遵循,彰显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对祭祀用品和仪式的细致刻画,则让读者感受到祭祀过程的严谨与庄重,仿佛置身于那庄严肃穆的祭祀现场。整首诗韵律和谐,四言句式简洁明快,节奏铿锵有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散发着庄重肃穆的气息,与祭祀的神圣氛围完美交融,不仅是研究唐代祭祀文化的珍贵资料,更让后人得以领略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之心与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我能看见提示词免费阅读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免费阅读 叫你撒糖,你却入伍为将免费阅读 大唐:家兄程咬金,请陛下赴死!免费阅读 三国:从截胡刘备开始崛起免费阅读 侯门弃子:我娶丑女后权倾天下免费阅读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免费阅读 商末三国志免费阅读 乱世情谋免费阅读 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