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470章 禅社首乐章之一《顺和》

第470章 禅社首乐章之一《顺和》(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颔联进一步深入刻画大地的特性。“常顺”生动地展现出大地始终遵循自然规律,默默承载万物的运行,从四季的更迭到昼夜的交替,它的运行节奏从未紊乱。“厚载”则强调大地承载万物的宽厚胸怀,无论万物的形态、重量如何,大地都一视同仁,毫无怨言地托举着它们。“流谦通变盈”一句,更是将大地拟人化,描绘出它谦逊而不张扬的品格。大地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能够顺应变化,让万物在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实现自身的丰盈。诗人通过这两句,全方位地展现了大地顺应自然、承载万物的伟大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地深深的敬意 。

颈联: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

颈联视角一转,从对大地的赞美转向对祭祀者——君王的描写。“圣心事能察”高度赞扬了君王的圣明,他如同拥有一双洞察万物的慧眼,能够敏锐地感知民间的疾苦,了解社会的动态。“增广陈厥诚”则表明,君王怀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不仅积极筹备祭祀,还力求扩大祭祀的规模,以更加诚挚的心意,表达对神灵的尊崇。这两句诗通过对君王行为和心态的刻画,表达了对君王圣明和诚意的由衷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君王在沟通天地、庇佑百姓方面的重要作用 。

尾联:黄只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尾联作为全诗的总结,将情感推向了祈愿的高潮。“黄只”作为土地神的尊称,“僾如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仿佛神灵就在祭祀现场,静静地感受着人们的诚意。“泰折俟咸亨”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庇佑的强烈祈求,希望神灵能够护佑国家,使国家风调雨顺、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泰折”点明祭祀的地点,而“咸亨”则象征着万物顺遂、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这两句诗直接而热切地传达了对神灵庇佑的期盼,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望 。

总体赏析

这首诗围绕唐代祭祀文化展开,通过对大地德性、君王诚意以及对神灵祈求的生动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在创作手法上,诗人巧妙地将对自然的赞美、对君王的歌颂以及对神灵的祈愿有机融合,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开篇对大地的赞美,为祭祀活动营造了宏大的自然背景;对君王的描写,突出了祭祀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最后的祈愿,则点明了祭祀的目的。

在语言运用上,诗歌用词庄重凝练,如“至哉”“厚载”“咸亨”等词汇,不仅富有文化底蕴,更增强了诗歌的庄重感。诗歌营造的意境深远,从广袤无垠的大地到庄严肃穆的祭祀现场,再到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敬畏与祈愿的时代。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唐代社会对自然、君王德行和神灵的崇敬,更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研究唐代祭祀文化、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是古代祭祀诗歌中的佳作。

目录
新书推荐: 南北朝,敕勒长歌免费阅读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免费阅读 大明:我真的只求一死啊免费阅读 水浒大奸商免费阅读 大明:我能看见提示词免费阅读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免费阅读 叫你撒糖,你却入伍为将免费阅读 大唐:家兄程咬金,请陛下赴死!免费阅读 三国:从截胡刘备开始崛起免费阅读 侯门弃子:我娶丑女后权倾天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