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隐藏自身状态(2/2)
首先是感知门。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开始出现起伏时,不要急于做出反应或表达出来。此时,请先尝试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3x3 呼吸法”。具体来说,就是慢慢地吸气 3 秒钟,然后屏住气息同样保持 3 秒钟,最后再缓缓地呼气 3 秒钟。通过这样的深呼吸,可以帮助我们平静内心,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激动和焦虑,从而以更冷静和理智的状态去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接着来到过滤门。在这里,我们引入了“24 小时法则”来冷却可能因冲动而想要立刻表达的想法。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如果有想要发布言论或者采取行动的冲动,都请给自己留出至少 24 个小时的缓冲期。这并不是说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利用这段时间让情绪得到充分的沉淀和思考,避免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说出或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
最后一道门则是输出门。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学习王阳明先生所倡导的“事上练”的心法。也就是说,在表达的时候,仅仅客观地陈述事实本身,尽量避免过度渲染个人的感受。这种表达方式能够让对方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本质,同时也能减少因情绪化描述而引发的不必要争议和误解。
除了上述的“三重门”机制外,还有一套非常实用的“电梯话术三部曲”可供大家运用。
在初级阶段,当被他人询问近况或者需要给出一个简要回应时,可以使用一句比较笼统的话:“最近在集中处理些事”。这里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是什么事情以及进展如何,只是给了一个相对模糊的时间范围,既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敷衍,又保留了一定的隐私空间。
随着交流的深入,如果希望将话题引向其他方向,则可以进入到进阶模式。比如,先说一句:“有个有趣的现象……”然后展开讲述与当前主题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新内容,巧妙地实现话题的转移,引导对话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而如果碰到那种难以应对或者不想继续深入讨论的情况,那么就可以使出高阶策略——“一切都付笑谈中”。用一种轻松、豁达的态度一笑而过,从实质上阻断进一步的探讨,同时也不至于让场面显得尴尬。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清晰而明智地认识并且妥善管控自身的隐藏状态,这绝对不是要去伪装那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这种行为实际上彰显了一种高深的智慧,它教导着我们如何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明智选择,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毫无疑问,我们完全有权大大方方地将个人的观点以及独特的见解拿出来与人共享交流,但针对那些尚处在雏形阶段、还不够成熟完善,亦或是牵涉到关键核心利益的规划安排,我们最好还是保持一份审慎态度,小心翼翼地守护起来比较妥当。同理可证,充分展现出自身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无疑相当重要,然而与此同时,也务必要时刻警惕,切勿轻率地暴露出自家的软肋破绽,以防被一些心怀叵测之徒趁机抓住机会恶意利用。唯有做到这般地步,我们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场合里应付自如、游刃有余。既能够稳稳当当地守护住自己,同时又可以跟周围的人构建起一段段美好、良性而且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那些真正称得上强大的人物,无一不是深谙此道,他们善于将自身的状态锤炼打磨成一条坚不可摧的护城河。通过巧妙地隐匿自身状况,使得自己始终维持在一种旁人难以彻底洞察看穿的神秘状态之中。这不仅仅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表现,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