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35章 风云再起

第35章 风云再起(2/2)

目录
好书推荐: 穿越后,我有了强国系统免费阅读 跑男:你这假老六是来搞笑的吧免费阅读 深山里的修炼师免费阅读 龙族:缘起朝歌,终踏王座免费阅读 女配给大反派生孩子后,男主疯了免费阅读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免费阅读 快穿之系统一心牵红线免费阅读 御兽之禁忌大凶免费阅读 LOL电竞经理:开局拐走关雎尔免费阅读 无赖贵族的异世界奢靡生活免费阅读

林墨紧急与边境将领商议,制定了一套防御与谈判相结合的策略。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线,让鞑靼不敢轻易进犯;另一方面,林墨精心挑选了一位言辞犀利、心思缜密且富有外交经验的使者,命其携带详尽的情报与严正的国书前往鞑靼营帐。使者抵达后,在谈判桌上不卑不亢,条理清晰地揭露鞑靼受大明国内残余权贵势力蛊惑,妄图借边境争端谋取私利的阴谋,言辞间将背后各方利益勾连、盘算细节一一剖析,试图从内部瓦解他们看似坚固的联盟,让鞑靼知晓与大明对抗不仅毫无胜算,还会沦为他人棋子 ,遭受惨重损失。

在林墨殚精竭虑的谋划与调度下,边境防线固若金汤,守军士气高昂,有条不紊地应对着每一次可能的冲突。鞑靼本以为大明毫无防备,能够轻易通过军事威慑与暗中阴谋达到重新划分边界的目的,可当他们看到大明军队严阵以待,巡逻斥候在边境线上往来穿梭,防御工事修筑得极为牢固,且自己暗中煽动部落制造混乱、勾结国内残余权贵势力的阴谋也被林墨精准识破并公之于众后,嚣张气焰顿时被打压下去。他们意识到,此番若再强行进犯,必将付出惨重代价。权衡利弊之下,鞑靼的态度逐渐缓和,不再如之前那般强硬,终于同意与大明进行和平谈判,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而在南方灾区,朝廷派遣的救援队伍迅速抵达,他们争分夺秒,搭建起临时的粥棚,热气腾腾的米粥不断地被盛出,分发给饥肠辘辘的百姓。经验丰富的官员们组织当地青壮劳力,清理被洪水冲垮的房屋废墟,修复道路桥梁,以便物资能够顺利运输。医术精湛的郎中们穿梭在各个临时安置点,为伤病百姓悉心诊治,熬制汤药。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田间又开始有了忙碌的身影,袅袅炊烟再次在村落中升起。

然而,林墨内心十分清楚,眼前看似安宁的局面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朝堂之上,往日激烈的争斗虽暂时偃旗息鼓,可那表面之下,各方势力的较量从未真正停歇。那些心怀叵测的权贵们,正蛰伏于暗处,犹如隐匿在阴影中的恶狼,静静等待着时机,欲再次掀起惊涛骇浪。他深知,这难得的和平间隙,恰似转瞬即逝的珍贵契机,必须紧紧抓住。唯有加快改革的步伐,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发力,不断增强大明的国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在未来变幻莫测的局势中,从容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严峻挑战,守护住大明的江山社稷,为百姓谋求长久的福祉 。

林墨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从前那种以传统经史子集为主要教授内容、侧重于培养科举人才的书院模式,已难以满足大明对各类实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给国家培育精通天文、地理、算术、格物等多领域知识的人才,助力大明全方位发展,他怀着满腔热忱与坚定决心,大胆地向朱元璋进言,恳请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办新式书院。在他的设想里,这些新式书院将汇聚各方贤才,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成为培育时代英才的摇篮。

然而,现实却给了林墨沉重一击。此时的大明刚刚立国,百废待兴,此前又经历了洪灾与战乱的双重洗礼,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到处都急需用钱。无论是修复被战火损毁的城墙、桥梁等基础设施,还是赈济受灾地区的百姓,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不得不驳回林墨的建议,并要求他先设法解决资金难题。毕竟,兴办新式书院所需的场地建设、师资聘请、教材编写等费用,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林墨明白,仅靠目前的航海贸易所得,不过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兴办书院的巨大开支。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踱步,脑海里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筹资途径。是鼓励富商巨贾捐资?还是开拓新的商业贸易领域?又或是对现有税收制度进行合理调整?每一个想法都在他的心中反复权衡,他深知,只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才能让自己心中的教育改革蓝图变为现实。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免费阅读 我何时可以回去免费阅读 夜读全唐诗免费阅读 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免费阅读 三国之龙腾幽州,开局三千骑兵免费阅读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免费阅读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免费阅读 逆子别闹了,爹是木匠皇帝免费阅读 宋终:一拳镇关西免费阅读 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