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瞒天过海(2/2)
那锦衣卫听闻林墨所言,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惊愕,旋即神色一正,抱拳说道:“林大人严重了,小的虽不知林大人为何不回京,可平日里林大人对我,那是亲如兄弟,关怀备至。有一回我在训练时不慎受伤,林大人亲自为我寻医问药,还守在床边叮嘱我安心养伤,这份恩情我一直铭记在心。如今大人有难,小人没有理由不帮,哪怕这事儿是死罪,我也愿意为大人抗着。” 说罢,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林墨,透着一股决然。顿了顿,他又接着道:“不过还望林大人有个详细的计划,毕竟锦衣卫并非只有我一人,若是稍有差池,被其他人察觉,那可就全完了。” 林墨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随即将早已在心中谋划好的详细计划,一五一十地说与他听。二人坐在昏暗的房间内,小声交谈着,不时用手指在桌上比划,神情专注。商议完毕后,他们知道,现在能做的,唯有静待时机,等待那个可以让计划顺利实施的契机出现 。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一场看似天衣无缝的 “瞒天过海” 之计正式拉开帷幕。林墨与那名被买通的锦衣卫约定,一同乘船返回京城,对外宣称是林墨自愿回京向朱元璋请罪。出发当日,海风轻拂,海面上波光粼粼,一艘看似普通的商船缓缓驶离海岛。
船行至茫茫大海中央,夜色如墨般笼罩着四周。突然,船身猛地晃动了一下,紧接着,船舱内冒出滚滚浓烟,火光迅速蔓延开来。“着火啦!着火啦!” 船员们惊慌失措地呼喊着,整个船只陷入一片混乱。
然而,这一切都在林墨的精心谋划之中。早在他决定实施这场瞒天过海之计的前夕,便开始四处寻觅合适人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结识了一位身形与自己极为相似,且水性极好的兄弟。这位兄弟不仅外貌轮廓与林墨如出一辙,举手投足间竟也有几分相像,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精通易容之术,堪称是上天赐予林墨的助力。在林墨诚恳的邀请与详细的计划讲述下,兄弟欣然应允。此后,在秘密的据点里,他花费数日时间进行细致的伪装准备。先是仔细研究林墨的日常穿着习惯,找来与林墨一模一样的衣物,每一个褶皱、每一处磨损都力求还原。接着,凭借高超的易容术,精心雕琢面部妆容,让五官细节、肤色质感与林墨毫无二致。甚至连平时林墨思考时微微皱眉的神情,走路时独特的步伐节奏,他都反复模仿练习,直至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几乎难以分辨真假。
当大火熊熊燃烧之时,这位兄弟趁着众人慌乱之际,悄悄潜入船底。他凭借着出色的水性,在汹涌的海水中如鱼得水,迅速游离了那艘即将被大火吞噬的船只。而在岸上,林墨正焦急的等待,看到兄弟成功回来,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这场精心策划的 “船难”,成功地骗过了所有人。不久之后,“林墨在回京途中船只起火,不幸葬身火海” 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朝廷。
不久后,“林墨已死” 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至朱元璋的朝堂之上。彼时,朱元璋正端坐在那雕龙画凤的龙椅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方温润的玉镇纸,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朝堂中那些错综复杂的局势。当贴身太监小心翼翼地凑到他耳边,轻声将这一消息道出时,朱元璋的动作猛地一滞,握着镇纸的手也微微收紧,整个人先是一愣,仿若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狠狠拉扯了一下。
片刻的沉默后,朱元璋缓缓抬起头,目光望向殿外那片湛蓝却又略显空旷的天空,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可惜了,如此人才,竟英年早逝。”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林墨那年轻却充满朝气与智慧的面庞,当初初见林墨时,他便被其身上独特的气质和出众的才能所吸引,本想着将其纳入麾下,为朝廷所用,却未曾料到会走到如今这一步。
他心中虽有一丝惋惜,毕竟朝堂之上,能有林墨这般惊才绝艳之人相助,定能在诸多事务上事半功倍。可与此同时,他也暗暗松了口气,少了林墨这个潜在的威胁,朝堂似乎又安稳了几分。这些日子以来,林墨在海岛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眼里,那不断壮大的实力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如今这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紧绷的神经也终于能稍稍放松些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