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洛河酒肆心在疑惑(1/2)
闻焕章接着喊道:“读祭文。”孙立手拿托盘来到种师道面前,种师道接过托盘上的祭文,高声诵读起来:“铁马金戈赴战尘,横刀立马气干云。疆场血战声威壮,狂放悲歌泣鬼神。百战雄心昭日月,千秋浩气贯星辰。英魂已逝风犹念,烈酒倾杯祭勇臣。边关烽火照天涯,将军威武气自华。阵前血战展雄威,疆场纵横破敌围。横刀立马风云会,胆气如虹震边陲。剑影刀光岁月催,放马狂歌意不颓。守土卫国心无悔,忠魂浩气与星偎。热血豪情染战甲,血战疆场忠骨在。英魂不朽千秋颂,浩气长存万仞山。镇关守土雄心烈,烽燧无烟战未阑。千秋浩渺传佳话,英风烈烈史名垂。”诵读完毕,种师道将祭文放入火盆中烧掉。
闻焕章紧接着喊道:“上供品!”战鼓声响起,石老太君走到供桌前,蔡瑛儿站在她身旁。丫环从食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供品,双手恭敬地奉于蔡瑛儿,蔡瑛儿再双手接过,然后同样双手恭恭敬敬地奉于石老太君。石老太君接过供品后,将它们一一整齐地摆在供桌之上,战鼓声随之停止。闻焕章又喊道:“拜战神、拜诸将领!”石老太君作为二品诰命夫人,站在第一排;第二排周侗居中,左边是种师道,右边是闻焕章;第三排是蔡瑛儿、肖娘子;第四排是十总管;第五排卢俊义居中,史文恭、种禅、林冲、孙立、栾廷玉、徐宁、武松依次排列。其余的兵将、丫环以及百姓,在祠堂里和祠堂外纷纷跪倒,密密麻麻一片。随着三声鼓响,众人跪拜了三次。闻焕章高声喊道:“礼成!”众人这才缓缓退出祠堂。
蔡瑛儿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石老太君,缓缓步上轿辇。待石老太君安稳坐定后,轿夫们稳稳抬起轿辇,向着帅府方向先行而去。而闻焕章则将祠堂守卫喊至跟前,语气严肃地吩咐道:“你们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好生看管此处,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此时,周侗不经意间落在那负责看管祠堂之人的身上。只见此人乃是一个十七八岁的胖大壮士,身形极为壮硕,虎背熊腰,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刚猛之气。周侗凝视着他,心中泛起一丝熟悉之感,总觉得自己曾在某个地方见过此人。然而,任凭他绞尽脑汁,一时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究竟是在何处有过这一面之缘。
不多时,周侗与众人一同回到了帅府。府中早已精心摆好了丰盛的酒筵,正厅之内,三桌宴席整齐有序地排列着。里面一桌,周侗端坐在正中位置。其左侧依次坐着种师道、呼延灼、徐京;右侧则是吕惠卿、闻焕章、韩存保。左面一桌,王焕、李从吉、项元镇、荆忠、张开、梅展、王文德、杨温依次就座,此刻众人谈笑风生,尽显豪迈。右面一桌,卢俊义、种禅、史文恭、林冲、孙立、栾廷玉、徐宁、武松也各安其位,这些人皆是武艺高强之徒,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众人围坐在席间,气氛热烈非凡,谈笑风生,言语间尽显豪爽之气。酒过三巡,众人脸上皆泛起了微微的红晕。周侗忽然又想起了那守护祠堂之人,就对闻焕章问道:“五弟,那看守将军祠的壮士是?”
闻焕章赶忙回道:“兄长,那少年力大无穷,且武艺精湛,绝非寻常之人。他名叫鲁达,在这一带颇有些名气。”周侗听闻此言,脑海中灵光一闪,顿时恍然,不禁说道:“是了,多年前在林凯大哥家中,我确实曾见过此人。这鲁达乃是林大哥悉心教导的徒弟,只是当年还小。如今让他守祠堂,倒的确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他定能尽职尽责,守护好将军祠。”
周侗说罢,又转头看向种师道,认真地说道:“五弟,鲁达虽未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建立赫赫战功,但他守护将军祠的重任,防止其被人恶意损坏,这亦是大功一件啊。将军祠承载着无数英烈的荣耀与精神,意义非凡,鲁达此举功不可没。日后,定要给他安排一个好前程,切不可埋没了他的才能。”
种师道微微点头,神色坚定地说道:“三哥放心,这个自然。先给他个忠翊郎的职位当当,让他能在军中施展自己的抱负。日后若再有功劳,自当根据他的表现再行提拔。”
周侗闻言,面露欣慰之色,满意地说道:“如此甚好。有你这话,我便放心了。”说着,便举起手中的酒杯,与种师道轻轻相碰,清脆的碰杯声在席间响起,二人一同仰头饮下了这杯酒。
又过了几日,长安府的校尉骑着快马,一路扬尘,风驰电掣般而来,传达大元帅章楶的紧急命令,召周侗即刻前往长安府商议要事。周侗接到命令后,经过一番审慎的思考,周侗决定带上闻焕章、卢俊义、史文恭一同前往。一来这几位皆是他信得过的得力助手,二来他们各有所长,在应对各种事务时能发挥重要作用。而蔡瑛儿此时正巧要采买一些物件,听闻此事后,也吵着要一同随行。
为了在路途中行动更加方便快捷,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周侗特意只穿着一身简洁的便装。蔡瑛儿则聪慧机灵地女扮男装,身着一身仆从衣服,将自己巧妙地伪装起来。一切准备就绪后,五人带领着三十名精锐骑兵,另外还多带了五匹健壮的战马,用以驮运衣物、干粮等旅途必备物品。随后,众人如一阵疾风般向着长安城飞奔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