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专业课老师(2/2)
小美觉得,虽然于老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授课,对每个字、每句话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确保了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但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这些方面,她可能确实需要做一些调整和改变。尽管面临这样的教学情况,小美心里还是挺能理解的。在她看来,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式,作为学生,尽快适应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她要积极地从中汲取知识的养分。
即使于老师的课堂氛围比较平淡,坐在第一排的小美依然全神贯注地倾听,努力跟上课程的节奏。同时,她也在积极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想要在这个相对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更高效地消化、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专业知识。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挑战,但小美坚信,只有不断地适应和磨合,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
入学测试方小美他们班口语的那位年纪稍长的女老师叫张慧娟,她主要承担他们班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其它英语专业课程都归于倩老师。在授课方式上,张慧娟老师采取了传统而稳重的方法,注重扎实基础和严谨规范。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她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系统指导,注重发音准确和语言流畅。在听力训练方面,她通过带学生们去听力教室观看各类音频教程,引导学生捕捉关键信息,提高理解能力。至于英美概况课程,张老师详细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确保学生对英美两国的基本知识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于倩老师在外语系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了相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天都要连续上两三节专业课程。面对这样的工作强度,她依然坚守岗位,倾尽全力投入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然而,并非所有学生都对她的授课方式表示满意。部分同学反映,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依赖教材,有时显得过于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互动和创新元素,这使得一些同学感觉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小美觉得,于老师和张慧娟老师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和敬业精神。于老师虽然遭受了班上部分同学的质疑,但是她始终秉持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竭尽全力地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张慧娟老师则凭借其扎实沉稳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赞誉。她的教学并不追求花哨的形式或激进的变革,而是回归教育的根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专业知识,为学生筑牢英语语言的基础。尽管两位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各具特色,但她们都致力于凭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对教育事业的坚定执着,共同塑造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九原师范专科学校的外语系,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课程安排,采用了一种挺特别的方式。因为外语系老师数量有限,这些课程不是由本系老师来讲授,而是请学校其他系的老师来教。学校会按照外语系学生的需要和教学计划,跟各系老师商量好,让他们来讲公共基础课,或者讲些和英语专业相互补充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虽然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可能在连贯性上有点不足,但是它真的很有用,可以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宽,也让他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这样一来,学生们不光能学到各种学科的知识,还能感受到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这样的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资源共享和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这不但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更加多彩,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下了更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