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宗亲会密谋换血(1/2)
石城之战,仍未落幕。
但就在外界因“沈逸辰强势反杀戚柔设局”而喧嚣不已之时,燕家的内部,却悄然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京都,燕家宗祠。
这座隐于山林深处的古老院落,从外观上看不过是一处低调的徽派建筑,门前无招牌、无门匾,唯有一方黑石香炉日夜焚烟不绝,香火袅袅中,隐隐透出压人的气场。
宗亲会紧急召开,二十余位燕家嫡系长老与掌权人落座圆形议事厅,场中气氛低沉如水。
“沈逸辰。”一位身穿灰袍、眉眼凌厉的老者率先开口,声音低沉如锤敲铜鼓,“这人不容小觑。数次打断如雪的计划,还逆势组建青创联盟,若再任其成长,宗家大局恐有倾覆之危。”
“他已经是全网青年商业的代言人了。”另一位白发老者面色冷峻,“你们以为这只是偶然?他背后若无力量撑腰,怎么可能连燕如雪都吃了亏?”
“既然无法压下,不如……”坐在主位右侧的年轻宗亲眼神精光闪烁,“拉拢他。将他纳入我们燕家宗亲网络,从身份上绑定他。他越高调,我们越能控制。”
“荒唐!”主位左侧,一直沉默不语的燕惊鸿猛地站起身,眼中寒光毕露,“你们疯了吗?他一旦入局,沈家那边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接引之门!你们是在引狼入室!”
大厅一阵沉寂。
“惊鸿,别忘了,你的失败让宗家颜面尽失。你没资格反对。”一位年长长老轻哼一声。
燕惊鸿拳头紧攥,却强忍怒意坐下。
而就在会议僵持之际,大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悠悠脚步声。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道身形笔挺的老者步入议厅,鬓发灰白,眼神平和却深不可测。他缓缓走到中央,淡然扫视众人一圈,声音不大,却让每个人都心头一震:
“沈逸辰,乃我沈氏嫡脉血亲。”
此言一出,如惊雷掷地,场面瞬间炸锅。
“沈老爷子?!”
“你不是早已不问世事?”
“沈氏……沈氏商盟的沈?那不是早年隐退的南方巨族?”
“荒谬!这小子怎么可能是沈家血脉?”
沈老爷子只是微笑,取出一封泛黄信件,缓缓展开。那上头,是三十年前一段被尘封的往事——沈家旁系一脉因与燕家联姻失败,被流放至边地,沈逸辰,正是那一脉遗孤。
“当年他母亲远嫁,为避世外敌,隐姓埋名。直到今日,血脉终归来。”
厅中再度寂静。
一众宗亲脸色复杂,而燕惊鸿眼中已是阴云密布。
“沈逸辰若真归位,宗家天平将会倾斜至沈家——那你们想过后果吗?”他咬牙低吼。
但沈老爷子却只是淡淡一句:“或许他早已不需宗家的庇护,只是你们……想用宗家的名字,为自己延续权势罢了。”
……
与此同时,石城。
林家别墅内,沈逸辰坐在沙发上,面前是堆积如山的舆论资料与青创联盟最新一轮反馈报告。他神情淡然,指尖轻轻敲打茶几。
“东南舆论稳定,青创基金池已回暖,但燕如雪的第二轮动作必然更狠。”他喃喃。
林紫然坐在他身边,担忧地看着他:“逸辰,网上又在传你是‘沈家血脉’,甚至有视频说你是沈家遗少,京圈接班人……”
苏清妍皱眉:“你真是沈家的?”
沈逸辰摊手:“我只是个送外卖的。”
林紫然翻了个白眼:“你能不能别再装?”
“不是装。”沈逸辰咧嘴一笑,“我是真的懒得认祖归宗。”
两女无语。
但这时,手机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串陌生号码,备注赫然是:燕家宗亲秘书处。
沈逸辰挑眉:“来了。”
他接通电话,只听那头传来恭敬低沉的声音:
“沈先生,您好。燕家宗亲会已表决通过,将邀请您以宗亲身份列席下一季度的核心分红会议,并协助主持‘青创进京交流计划’……”
沈逸辰打断:“免了,我现在只想送外卖。”
电话那头顿时一静。
“……沈先生,您这是在拒绝宗家的认可?”
“不是拒绝,是没兴趣。”他淡淡道,“你们应该找我外婆问问,我有没有那‘贵族病’。”
挂断电话,沈逸辰重新靠回沙发,抬眸望向窗外暮色。
“宗亲、血统、势力……这些东西太虚伪了。”他喃喃,“我靠的是自己,不是谁的姓。”
而在他手中,一封由天机阁转交的红边请柬已悄然展开。
【沈先生,京圈青创基金高层将于十日后召开“未来青年产业趋势闭门论坛”,愿邀您为特邀嘉宾。】
他嘴角微扬,喃喃一笑:
“看来,有人已经坐不住了……”
青创联盟总部,石城大学国际交流楼。
原本朝气蓬勃的联盟核心委员会,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压氛围。屋内十余位青年代表围坐一堂,气氛凝重,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一张刚刚递上的公文上。
那是一份来自燕家宗亲会的联合声明,标题赫然写着:
《关于建议罢免沈逸辰联盟主席职务的正式提议》
提案人:燕如雪,身份标注为“燕家宗亲会宗女、京圈青创监督委员会特派观察员”。
“他们这是想明目张胆地逼宫。”联盟副主席、来自江南大学的傅遥低声骂了一句,目光中满是愤怒,“一个青创联盟,什么时候轮得到权贵来安插人了?”
“可这份联名里,已经有十二位合作企业负责人签名。”另一位代表声音低沉,“甚至连京商会的执行委员也在背后撑腰。”
“最关键的是……”副秘书长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如果我们不处理‘草根代表滥用资源’的问题,宗家那边很可能直接断掉联盟现有的扶持基金和推荐渠道。”
短短几日,局势骤变。
自从沈逸辰击败戚柔、挫败燕如雪布局之后,他的声望在青创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