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4章 促织 柳秀才 水灾

第4章 促织 柳秀才 水灾(1/1)

目录
好书推荐: 精英大佬,相聚一堂免费阅读 少年白马樱吹雪免费阅读 重生之傲仕三国免费阅读 末日重生之超能力争夺免费阅读 开局成为漫威幕后黑手免费阅读 天桥算卦,这瓜也太多了吧免费阅读 星河诸神免费阅读 空间在手炼丹又种地,修仙我全能免费阅读 早上离婚成富婆,晚上点一屋男模免费阅读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免费阅读

1.促织

促织之祸与奇幻转机????明朝宣德年间,宫廷之内斗促织的游戏风靡一时,奢华之风盛行。这股热潮自上而下蔓延,致使每年都要向民间大肆征收促织。促织本非陕西一带所产,然而华阴县的县令为谄媚上官,偶然觅得一只并进献。经宫廷比试,此虫争斗时勇猛异常,令众人惊叹。上官大悦,遂责令县令年年供奉。县令无奈,将这棘手差事层层下压,最终落到了里正头上。?城中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嗅觉敏锐,一旦得到优良品种的促织,便视作奇货可居。他们用精美的笼子精心饲养,故意抬高价格,如同囤积稀世珍宝一般,等待着暴富的机会。里胥们见有机可乘,凭借着狡黠奸诈的手段,趁机向百姓巧立名目、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促织,往往致使好几户人家倾家荡产,原本平静的生活陷入绝境。?县里有个名叫成名的读书人,多年来一心苦读诗书,渴望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命运弄人,他虽饱读经史子集,却始终未能中举。成名为人忠厚老实,不善言辞,木讷迂腐,在人情世故上一窍不通。狡猾的里胥见他老实可欺,便将他上报充任里正之职。成名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想尽各种办法推脱,四处求情、送礼,却都无济于事。不到一年时间,他那原本就微薄的家产,便在应对里正事务的折腾中消耗殆尽。?恰逢此时,朝廷又开始征收促织。成名既不忍心向贫苦百姓摊派,以免加重他们的负担,又实在拿不出钱来赔偿,陷入了两难的绝境。他整日忧愁烦闷,茶不思饭不想,心中满是绝望,甚至多次动了寻死的念头。妻子见他这般痛苦,心疼不已,劝说道:“死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倒不如自己去寻找促织,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成名听后,觉得妻子的话在理,虽然心中仍充满忧虑,但也只能抱着一丝希望,决定放手一搏。?于是,成名每日天不亮便出门,直到夜幕降临才归来。他手持竹筒和铜丝笼,穿梭于破败的墙壁之间,徘徊在荒草丛生之处。他不辞辛劳,翻遍每一块石头,挖掘每一个洞穴,尝试了各种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促织的角落。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日复一日的寻找,始终一无所获。即便偶尔抓到两三只,也都是些体弱瘦小、不符合规格的劣等促织。?县令催逼得极为严厉,限定了严格的日期。十几天的时间里,成名因未能按时完成任务,被打得皮开肉绽,屁股上脓血淋漓,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更别说还有力气去捉促织了。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满是痛苦与绝望,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尽的念头,觉得生活已毫无希望可言。?就在成名陷入绝境之时,村里来了一个驼背的巫婆,据说她能凭借神奇的力量为人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消息传开后,引得众多人前来求问。成名的妻子听闻此事,抱着一丝希望,带着家中仅存的一点钱财前去询问。只见巫婆的家门口挤满了年轻女子和白发老妇,大家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期待着能从巫婆那里得到指引。?成名的妻子随着众人走进屋内,只见里面有一间密室,密室门口挂着帘子,帘子外面摆放着香案。求问的人依次在香炉里点燃香,虔诚地拜了又拜。巫婆站在一旁,神色庄重,望着天空代为祈祷。她的嘴唇快速地一张一合,念念有词,声音低沉而神秘,众人都屏气敛息,恭敬地站着聆听。?不一会儿,帘子里面扔出一张纸,上面写的内容正是求问人心中所想之事,无一差错,令众人惊叹不已。成名的妻子见状,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她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在案上,然后焚香礼拜,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找到促织的线索。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帘子轻轻动了一下,一片纸缓缓飘落下来。她急忙拾起来一看,上面没有一个字,只有一幅画。?画中绘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楼阁,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看上去像是一座寺庙。楼阁后面的小山下,怪石嶙峋,形状各异,杂乱地卧在地上。周围荆棘丛生,荆棘的尖刺如针般尖锐,在风中微微晃动。一只青麻头促织静静地伏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旁边还有一只蛤蟆,后腿微微弯曲,前腿抬起,像是要跳舞的样子。成名的妻子反复翻看这幅画,心中充满疑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而,看到画中有促织,正合了她心中所想,便把画折叠起来,小心地收好,匆匆回家拿给成名看。?成名接过画,反复思量,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这是上天在指点我捕捉促织的地方?” 他仔细观看画中的景象,觉得与村东的大佛阁极为相似。想到这里,成名不顾自己病体未愈,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拄着拐杖,拿着画来到寺后。只见那里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高高隆起,周围荒草丛生,一片寂静。他沿着陵墓缓缓走去,只见地上的石头层层叠叠,形状和排列方式与画中一模一样。?成名心中一喜,觉得自己找对了地方。他开始在蒿草丛中仔细搜寻,侧耳倾听,缓缓前行,如同在寻找一根绣花针一般,全神贯注,心、眼、耳力都发挥到了极致。他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微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藏有促织的角落。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始终没有发现促织的踪迹,也没有听到丝毫声响。?就在成名感到有些失望的时候,突然,一只癞蛤蟆猛地从草丛中跳了出来,把他吓了一跳。成名心中一动,心想:“这癞蛤蟆出现得如此蹊跷,说不定与促织有关。” 于是,他急忙去追癞蛤蟆。癞蛤蟆跳进草丛里,迅速逃窜。成名顺着踪迹拨开草丛寻找,终于,他看到一只促织伏在荆棘根部。他心中一阵狂喜,急忙扑过去,想要捉住它。然而,促织十分敏捷,一下子钻进了石洞里。?成名心急如焚,他用尖草去撩拨石洞,试图把促织引出来,可促织却不为所动,死活不出来。他又灵机一动,用竹筒装水去灌石洞,促织这才被水逼了出来。只见这只促织模样极为俊美健壮,身躯庞大,尾巴修长,青色的脖颈,金色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成名大喜过望,小心翼翼地用笼子装着带回家。全家人看到这只珍贵的促织,都欣喜若狂,觉得它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要珍贵。?成名把促织养在盆子里,每天用蟹肉、栗子粉精心喂养,呵护备至。他时刻关注着促织的饮食起居,生怕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只等限期一到,就把它拿去交差,希望能借此摆脱困境。?成名有个九岁的儿子,生性顽皮好奇。趁父亲不在家,他偷偷打开盆子观看这只宝贝促织。促织一下子跳了出来,迅速逃窜,孩子年幼,动作不够敏捷,根本捉不住。等他好不容易扑到手,促织已经大腿折断,腹部破裂,转眼间就死了。孩子吓得脸色苍白,大哭起来,急忙跑去告诉母亲。?母亲听后,犹如五雷轰顶,脸色变得像死灰一样。她又气又急,大骂道:“你这个孽根,这下闯大祸了,死期到了!等你爹回来,再跟你算账!” 孩子被母亲的责骂吓得瑟瑟发抖,哭着跑了出去。?没过多久,成名回到家,听妻子说了此事,顿时如遭冰雪,整个人呆立在原地,心中的愤怒、绝望和悲痛交织在一起。他愤怒地四处寻找儿子,然而儿子却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后来,在井里找到了儿子的尸体。成名顿时化怒为悲,呼天抢地,悲痛欲绝。他和妻子对着墙角哭泣,茅屋里冷冷清清,没有一丝炊烟,整个屋子弥漫着绝望的气息。两人相对无言,心中万念俱灰,觉得生活已经彻底失去了希望。?天色将晚,他们强忍着悲痛,准备用草席把儿子埋葬。当他们靠近儿子的尸体,想要把他包裹起来时,突然发现儿子气息微弱,还有一丝生机。他们又惊又喜,急忙把儿子放在床上。到了半夜,儿子竟然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中稍稍宽慰,觉得这或许是上天怜悯他们,给了他们一丝希望。只是儿子神情痴呆,昏昏欲睡,仿佛还没有从惊吓中完全恢复过来。?成名看着空荡荡的蟋蟀笼,想到之前的种种艰辛和希望瞬间破灭,顿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在极度的愤怒和绝望之下,他暂时忽略了儿子的情况,从黄昏到黎明,一夜未合眼,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怨恨。?太阳渐渐升起,成名仍然僵卧在床上,满心忧愁,不知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忽然,他听到门外有促织鸣叫,惊讶地起身查看。那只促织竟然还在,而且看上去十分精神。他高兴地伸手去捉,促织叫了一声就跳开了,速度极快。他用手掌去扣,感觉空空的,好像什么都没有。手刚抬起来,促织又一下子跳得老远。他急忙追赶,转过墙角,却不见了促织的踪影。?他焦急地四处张望,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终于,他发现促织趴在墙壁上。仔细一看,这只促织短小,黑红色,与之前那只俊美健壮的促织相比,显得逊色不少。他心里有些犹豫,想着继续寻找之前追逐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小虫忽然跳到他的衣襟袖子上。他定睛一看,这只促织形状像土狗,长着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虽然个头不大,但看起来精气神十足,似乎是只好虫。他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把它收了起来。?成名打算把这只促织献给官府,可心里却忐忑不安,担心它不合官府的心意,到时候又要惹来麻烦。于是,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斗,看看它的本领如何。村里有个好事的少年,平日里喜欢驯养促织,他驯养的一只促织,自己给它取名叫 “蟹壳青”。这只促织体型硕大,威风凛凛,每天都被少年带着和其他少年的促织争斗,战无不胜,从未输过一场。少年想靠这只促织发财,便把价格抬得很高,然而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买家。?这天,少年听闻成名也得到了一只促织,便直接来到成名家拜访。他看到成名所养的促织,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不禁捂着嘴偷笑,眼中满是不屑。接着,他拿出自己的 “蟹壳青”,放进比试的笼子里,挑衅地看着成名,示意他把促织也放进去比试。成名一看,对方的促织身形庞大,修长威武,相比之下,自己的促织显得十分弱小,心中不禁自惭形秽,觉得根本不是对手,不敢与之一较高下。少年却不依不饶,执意要他比试,还在一旁冷嘲热讽。?成名心想,反正自己这只劣等促织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拼一下,博众人一笑,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他咬咬牙,把两只促织一起放进斗盆里。那只小促织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蠢笨得像只木鸡。少年见状,笑得更加肆无忌惮,笑声在屋子里回荡。他试着用猪鬃毛去撩拨促织的触须,想激怒它,可小促织仍然无动于衷。少年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觉得这场比试毫无悬念。?然而,少年多次撩拨之后,小促织终于被激怒了。它猛地向前冲去,两只促织瞬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它们相互腾跃攻击,打斗得十分激烈,发出 “嗡嗡” 的声响,仿佛在进行一场生死较量。不一会儿,只见小促织跳了起来,张开尾巴,伸出触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径直咬住了对方的脖颈。“蟹壳青” 拼命挣扎,却无法挣脱。少年大惊失色,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 “蟹壳青” 竟然会被这只不起眼的小促织打败。他连忙把它们分开,让它们停止争斗。小促织得意地高昂着头,鸣叫着,似乎在向主人报捷,声音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成名欣喜若狂,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没想到这只看似弱小的促织竟然如此厉害。?正当他们一起观赏这只小促织时,一只公鸡突然从旁边跑了过来。这只公鸡显然被促织的争斗声吸引,它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小促织,猛地向小促织啄去。成名吓得脸色苍白,站在那里,惊愕地呼喊,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幸好公鸡没有啄中,小促织一下子跳出去一尺多远。公鸡不肯罢休,健步上前,紧追不舍,小促织眼看就要被公鸡的爪子抓住了。成名惊慌失措,在一旁急得直跺脚,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充满了担忧,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公鸡伸长脖子,不停地摆动挣扎,似乎遇到了极大的麻烦。成名壮着胆子走近一看,原来小促织已经跳到了公鸡的鸡冠上,正用力叮咬,死死地不肯松口。公鸡疼得不停地甩头,却无法把小促织甩下来。成名更是惊喜万分,没想到这只小促织如此勇猛,竟然能战胜公鸡。他连忙把小促织捉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笼子里,心中充满了对这只小促织的感激和敬佩。?第二天,成名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促织献给县令。县令看到促织如此瘦小,心中大怒,愤怒地呵斥成名,认为他是在敷衍了事。成名吓得瑟瑟发抖,连忙讲述了这只促织的奇异之处,可县令根本不相信,觉得他是在编造借口。县令为了验证,试着让它和其他促织争斗。没想到,那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促织,在这只小促织面前,竟然全都败下阵来。县令又用公鸡来试,果然像成名说的那样,小促织毫不畏惧,成功战胜了公鸡。县令这才相信了成名的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仅没有惩罚成名,还奖赏了他。?县令深知这只促织的珍贵,不敢独自占有,便把它献给了巡抚。巡抚看到这只奇特的促织,非常高兴。他用金笼子装着,小心翼翼地进献给皇上,并详细地奏明了这只促织的神奇本领。促织进入宫中后,皇上对它十分好奇,拿天下所进贡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各种奇形怪状的促织,一一与它比试。结果,没有一只能胜过它的,它在争斗中总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而且,每当听到琴瑟之声,它就会按照节拍跳舞,舞姿优美,节奏精准,更是让人觉得神奇不已。?皇上十分赞赏,对这只促织喜爱有加。他下诏赏赐巡抚名马和绸缎,以表彰他的功绩。巡抚没有忘记这功劳的来源,不久,县令就因政绩 “卓异” 而闻名,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和提拔。县令很高兴,为了感谢成名,免去了他的差役,又嘱咐学使,让成名进入县学读书,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年多以后,成名的儿子精神逐渐恢复了正常。他自己说:“我当时变成了促织,身体轻盈敏捷,善于争斗,在经历了许多惊险的战斗后,如今才苏醒过来。” 巡抚得知此事后,也重重地赏赐了成名。没过几年,成名就凭借着皇上的赏赐和自己的努力,拥有了上百顷良田,楼阁房屋不计其数,牛羊牲畜各有上千头。他一出门,穿着华丽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气派超过了世代为官的人家,过上了富足而体面的生活。?异史氏说:“天子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就忘了;但虐,老百姓每天都被迫典妻卖子,没完没了。所以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是成名一家因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促织而致富,穿着华丽的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当他担任里正,遭受杖责的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境遇呢!上天要酬报那些忠厚老实的人,于是让巡抚、县令等都受到促织的恩惠。听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确实如此啊!”

2.柳秀才

明季之时,一场可怕的蝗灾悄然降临在青兖大地。蝗虫如黑色的潮水,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所到之处,庄稼瞬间被啃食殆尽,百姓们眼睁睁看着赖以生存的粮食化为乌有,哭声震天。这场灾难如同汹涌的波涛,逐渐朝着沂地蔓延,沂地的县令为此忧心忡忡,整日眉头紧锁,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一日,县令拖着疲惫的身躯,退回到县衙的幕室之中,想要稍作休息。他刚一躺下,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一位秀才模样的人前来拜见他。只见这秀才头戴峨冠,身着绿衣,身材修长,容貌英俊,气质不凡。秀才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大人,我知晓抵御蝗虫之策。” 县令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急切地询问:“先生有何妙策,快请说来。” 秀才不紧不慢地回答道:“明日,在西南方向的道路上,会有一位妇人骑着一头肚子硕大的母驴经过,她便是蝗神。大人若能诚心哀求,或许可免除这场灾祸。” 县令听后,心中诧异不已,正欲再问,却突然从梦中惊醒。?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县令觉得此事蹊跷,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他赶忙命人准备好祭祀用的酒食,匆匆朝着邑南赶去。到了邑南,县令带着随从,静静地等候在路边。烈日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众人被晒得汗流浃背,但县令依旧目光坚定地望着西南方向,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就这样,不知等了多久,终于,一位妇人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只见她梳着高高的发髻,身披褐色的披肩,独自一人骑着一头老迈的黑驴,缓缓朝着北方前行。那驴步伐缓慢,一瘸一拐,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县令见状,心中一动,觉得这妇人极有可能就是蝗神。他赶忙点燃香火,双手捧着酒杯,快步迎上前去,在道路左侧恭敬地跪下,伸手拦住驴缰绳,不让妇人离去。?妇人停下驴,微微皱眉,问道:“大夫,你这是要做什么?” 县令满脸哀求之色,急切地说道:“恳请蝗神大发慈悲,可怜可怜我这小小的沂地,让蝗虫不要侵害这里的庄稼。” 妇人听后,脸色微变,嗔怒道:“可恨那柳秀才多嘴,泄露了我的机密!既然如此,我便让他承受这灾祸,保证不损害庄稼便是。” 说罢,接过县令递来的酒杯,将三杯酒一饮而尽,随后,身形一闪,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县令和随从们都惊呆了,望着妇人消失的方向,久久回不过神来。没过多久,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遮天蔽日,仔细一看,竟是无数蝗虫飞来,其数量之多,令人毛骨悚然。然而,奇怪的是,这些蝗虫并未如往常那般扑向庄稼,而是径直朝着杨柳树飞去,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柳枝上。所过之处,柳叶被啃食得一干二净,而田间的庄稼却安然无恙。?此时,县令才恍然大悟,原来梦中的秀才竟是柳神。他感慨万千,心想这或许是自己忧民之心感动了上苍,才会有如此神奇的事情发生。此事在当地传开后,百姓们对县令的爱民之举赞不绝口,也对柳神的仗义相助感激涕零。这场蝗灾,也成为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沂地代代相传,告诫着后人,为官者当以民为本,而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3.水灾

康熙二十一年,山东大地深陷于一场可怖的旱灾泥沼之中。自春至夏,炎炎烈日高悬苍穹,毫无怜悯之意地炙烤着这片齐鲁大地。田野间,往昔茁壮生长的庄稼,如今早已干枯成毫无生气的秸秆,东倒西歪地倒伏着。土地干裂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缝隙,宽者能容下成年人的手掌,这些缝隙如同大地被撕裂的伤口,仿佛正发出痛苦的无声呻吟。放眼远眺,目之所及尽是赤地千里,一片荒芜之象,不见一丝绿意与生机。百姓们站在田边,望着这毫无希望的田野,眼神中满是绝望,许多人不禁默默流泪,满心忧愁着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度过。?直到六月十三日,那压抑许久的天空终于出现了一丝转机,轻柔的小雨如同细密的银线,悠悠飘落。这雨滴对于久旱的大地而言,恰似久旱逢甘露,珍贵无比,它们轻轻地洒落在干涸的土地上,逐渐渗透进去。百姓们见此情景,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他们纷纷拿起农具,抓住这难得的时机,赶忙在田地里播下粟米种子,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未来收获的期待。五日之后,到了十八日,天空中突然风云突变,一场倾盆大雨毫无预兆地倾泻而下,豆大的雨点密密麻麻,如注般砸向大地。这场大雨滋润了每一寸干裂的土地,使得土壤重新变得湿润肥沃。雨停之后,人们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又播下豆种,满心盼望着能在这灾年之中,收获些许粮食,以缓解这漫长旱灾带来的困苦与饥饿。?石门庄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叟,一生历经无数风雨,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丰富的阅历让他对自然的变化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一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大地上,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色彩。老叟如往常那般,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在山上散步,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忽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只见两只羊在山坡上正激烈地争斗着,它们低下头,用坚硬的羊角相互顶撞,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争斗的场景异常激烈,尘土飞扬。老叟心中猛地一惊,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涌上心头,他在心里暗自思忖,这羊平日里温顺,今日如此反常,定是有大事要发生。他不敢耽搁,急忙转身,匆匆往村子赶去。回到村子后,老叟顾不上喘口气,便大声地告诉村民们:“大水就要来了!大家赶紧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然而,村民们听后,只是面面相觑,随后哄堂大笑起来。在他们眼中,刚刚下了雨,旱灾好不容易得到缓解,怎么可能又会突然有大水呢?他们觉得老叟定是年纪大了,糊涂了,才会说出这般危言耸听的话语。老叟见大家都不相信自己,无奈地摇了摇头,深知无法改变众人的想法,只好带着自己的家人,匆匆收拾了一些细软,离开了村子,朝着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奔去。?没过多久,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风云变幻,乌云如同汹涌的潮水般迅速聚集,黑沉沉地压了下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紧接着,倾盆大雨再次毫无保留地降临,这雨势比之前那场更加猛烈,雨滴犹如从高空坠落的石子,噼里啪啦地砸向大地。雨水如脱缰的野马,从四面八方奔腾而来,汇聚成汹涌的洪流。很快,平地的水深就达到了数尺,村子里地势较低的地方瞬间被淹没。村子里的房屋在洪水的猛烈冲击下,如同脆弱的积木一般,纷纷倒塌,伴随着 “轰隆” 的声响,激起大片水花。不过片刻之间,整个村子就变成了一片汪洋泽国,只露出一些房屋的屋顶和树木的树梢,在洪水中摇摇欲坠。?有一位农人,在洪水来临的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惊慌失措。他看着身边的家人,心中明白自己无法同时照顾好所有人。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经过短暂而痛苦的抉择,无奈之下,只好忍痛舍弃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妻子一起,用尽全力搀扶着年迈的母亲,朝着高处拼命奔逃。在慌乱的奔逃过程中,他们的眼中只有前方的高地,根本无暇顾及身后的孩子,只是一心想着逃离这夺命的洪水。等洪水渐渐退去,农人怀着悲痛欲绝的心情,脚步沉重地回到家中。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整个村子已经面目全非,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和被洪水冲毁的痕迹,残垣断壁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凄凉,宛如一座巨大而死寂的坟墓。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自己的家门时,却惊喜地发现,只有自己家的一间屋子还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在一片废墟中显得格外突兀。他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子,只见两个孩子正并排坐在床头,嬉笑玩耍,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安然无恙。农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紧紧抱住孩子,泪水夺眶而出,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喜悦。村民们得知此事后,都纷纷感叹,这一定是农人和妻子平日里对老人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才让他们的孩子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得以幸存,这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时光匆匆流转,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平阳地区又遭受了一场可怕的地震侵袭。一日深夜,大地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摇晃起来,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突然苏醒,正在愤怒地翻滚。睡梦中的百姓们被这剧烈的震动惊醒,在黑暗中惊慌失措,四处奔逃。然而,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应对。房屋在地震的冲击下,纷纷倒塌,砖石飞溅,伴随着人们的哭喊声和求救声,场面混乱不堪。地震过后,整个平阳地区十有七八的百姓不幸遇难,曾经繁华热闹的城郭,如今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满目疮痍。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中,却有一座房屋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那正是一位孝子的家。在这场巨大的劫难中,孝子及其家人凭借着那间坚固的房屋,安然无恙。人们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在这茫茫天地间,命运虽然无常,难以捉摸,但上天始终是公平公正的,善恶终有报,孝道终究会得到上天的庇佑。谁能说天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这一件件事,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命运的神秘莫测与善恶的因果循环 。

目录
新书推荐: 他从禁地来,挥袖写长生免费阅读 癫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剧本免费阅读 早上离婚成富婆,晚上点一屋男模免费阅读 空间在手炼丹又种地,修仙我全能免费阅读 天桥算卦,这瓜也太多了吧免费阅读 少年白马樱吹雪免费阅读 精英大佬,相聚一堂免费阅读 书生们的故事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炮灰后,被懒汉宠上天免费阅读 妻女葬身火海,陆总夜夜忏悔跪破了膝盖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