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阳武侯 赵城虎 螳螂捕蛇(1/1)
1.阳武侯
在胶州的薛家岛,生活着阳武侯薛公禄一家。其父亲薛公,家境贫寒到了极点,家中一贫如洗,几近无立锥之地,无奈只能在乡先生家以牧牛为生。乡先生有一片荒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薛公每日便在那里放牛。一日,薛公如往常一样于荒田放牧,百无聊赖间,忽见草丛中蛇兔相斗,那蛇灵动狡黠,兔则机敏活泼,二者争斗的场面极为奇异,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薛公心中不禁一动,仿若冥冥中有什么指引一般,便鼓起勇气向主人请求,将此地作为自家的宅兆,并就地取材,搭建起一间简陋的茅屋定居下来。?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数年转瞬即逝。这一年,薛公的妻子临盆之际,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转瞬之间暴雨倾盆而下,雨滴如豆般噼里啪啦地砸落。恰巧有两位指挥使奉命巡察海防,在这狂风暴雨中艰难赶路,路过此地,实在无处可躲,便匆匆到薛公家中避雨。二人刚踏入屋内,便见屋顶上鸦鹊成群聚集,密密麻麻,竟纷纷展开翅膀,竭尽全力遮挡漏雨之处,那场景让人瞠目结舌,心中顿感诧异。不一会儿,薛公从内屋走出,指挥使好奇问道:“方才在做何事?” 薛公如实以妻子生产之事相告。指挥使又询问生下的是男是女,薛公答道:“是个男孩。” 指挥使听闻,更加惊愕,说道:“此子日后必定极为尊贵。不然,怎会有我二人在此为其护守门户,又有鸦鹊遮顶护佑?” 言罢,二人感慨一番后,便在雨势稍减时匆匆离去了。?待薛公禄长大,他整日灰头土脸,满面污垢,鼻涕垂挂,看起来颇为愚笨,眼神中毫无聪颖之相,时常引得周围人侧目嘲笑。薛家岛的薛姓人家,原本隶属军籍。这一年,按照规定,翁家需出一人前往辽阳戍边,那辽阳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战事频发,此去生死未卜。翁家的长子为此忧心忡忡,整日唉声叹气,茶饭不思。此时,薛公禄已年满十八岁,因众人皆觉他憨傻,无人愿与他成婚,在村里也备受冷落。一日,薛公禄突然对兄长说:“大哥整日唉声叹气,莫不是为无人前往戍边之事发愁?” 兄长回答道:“正是如此。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生死都难料,家中又无人愿意去。” 薛公禄笑着说:“若大哥肯将家中婢女许配给我,我愿承担此役。” 兄长闻言大喜,仿若抓住了救命稻草,当即应下,将婢女许配给了薛公禄。?于是,薛公禄便携妻子踏上了前往戍边之所的路途。刚行了数十里,天空骤然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仿若要将天地吞噬,紧接着暴雨如注,雨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路旁有一处陡峭的山崖,夫妻二人急忙奔至崖下躲避。过了一会儿,雨渐渐停歇,乌云慢慢散去,露出些许阳光。他们便继续赶路,才走出几步,忽闻身后传来一阵巨响,仿若山崩地裂一般,回头望去,只见山崖上的巨石轰然崩塌坠落,激起漫天尘土。附近的居民远远望见,竟有两只老虎从崩塌的崖石中跃出,威风凛凛,紧紧贴着薛公禄夫妻二人,随后一同消失不见。自那以后,薛公禄像是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变得勇健异常,力大无穷,整个人的风采气质也焕然一新,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后来,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凭借赫赫军功,获封阳武侯世爵,荣耀无比,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时光流转,到了天启、崇祯年间,世袭阳武侯爵位的某公去世,令人惋惜的是,他膝下无子,仅有遗腹子。无奈之下,只好暂时由旁支代为承袭爵位。但凡世袭封爵之家,家中女眷有孕便需上报官府,官府会派遣老妇前往陪伴守护,日夜不离,直至生产才会离开。一年多后,夫人生下一个女儿。然而,产后夫人的腹部依旧时常震动,仿若腹中还有生命在律动。如此又过了十五年,期间更换了数位陪伴的老妇,夫人才又生下一个男孩。按照嫡派继承的规矩,此子应赐封爵位,可旁支之人却对此议论纷纷,叫嚷着认为此子并非薛家血脉,怀疑其中有诈。官府将那些陪伴守护的老妇全部收押,用尽各种手段严刑拷打,牢房中不时传出痛苦的惨叫。但老妇们却始终坚称孩子确系薛家嫡出,并无异言,哪怕面对残酷的刑罚,也未曾改口。最终,经过多方查证与漫长的纷争,爵位归属一事才得以尘埃落定,男孩顺利承袭了阳武侯的爵位,延续着薛家的荣耀与传奇 。
2.赵城虎
在赵城,有一位年逾七十的老妪,膝下仅有一子。平日里,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然而,命运的残酷转折却毫无征兆地降临。一日,老妪的儿子入山劳作,竟不幸被猛虎吞食。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晴天霹雳,瞬间击垮了老妪。她悲痛欲绝,整日以泪洗面,几近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沉浸在无尽悲伤中的老妪,思来想去,决定向县衙的宰官哭诉自己的遭遇,希望能讨回一个公道。她跌跌撞撞地来到县衙,见到宰官后,便放声号啕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闻者无不动容。宰官听着老妪的哭诉,面露难色,苦笑着说道:“虎乃山林猛兽,又怎能以官法制裁它呢?” 老妪却不听劝,愈发悲痛地号啕大哭,情绪完全失控。宰官见状,先是叱责了几句,试图让老妪平静下来,可老妪此时满心悲愤,根本无所畏惧。宰官看着老妪那苍老而憔悴的面容,心中又不禁泛起一丝怜悯,实在不忍心对她发怒。无奈之下,为了安抚老妪,宰官只好假意答应帮她捉拿猛虎。老妪听闻,却并未就此离开,她坚持要等宰官发出捉拿猛虎的公文后才肯罢休。宰官被她缠得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应允。?公文下达后,宰官询问衙役们,有谁愿意前往山中捉拿猛虎。此时,一个名叫李能的衙役,因饮酒过量,醉醺醺地走到宰官座下,大着舌头,拍着胸脯说道:“我能行!” 说罢,便拿着公文离开了。老妪见此,这才放心离去。?待李能酒醒之后,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心中懊悔不已。他暗自揣测,宰官不过是为了敷衍老妪,设下的一个假局罢了,自己也只是配合着演了一出戏,便没把此事放在心上,打算拿着公文回去交差。然而,宰官看到李能回来,脸色一沉,怒道:“你既然说能做到,又怎可反悔?” 李能顿时窘迫万分,无奈之下,只好请求宰官发公文召集猎户,一同去捉拿猛虎,宰官答应了他的请求。?李能带着猎户们,日夜潜伏在山谷之中,期望能捕获一只老虎,以此交差。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不仅一无所获,李能还因办事不力,遭受了数百杖责。他心中冤苦无处诉说,满心绝望之下,来到东郭的岳庙,跪在神像前,放声痛哭,边哭边向神明祈祷,哭声悲切,令人动容。?就在李能哭得昏天黑地之时,突然,一只老虎从庙外缓缓走来。李能见状,吓得惊慌失措,以为老虎要扑上来将自己撕咬吞噬。可那老虎进入庙中后,却并未理会李能,径直走到庙门中央,蹲立下来。李能见状,壮着胆子,对着老虎说道:“若你就是吃掉老妪儿子的那只老虎,就乖乖听我捆绑。”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绳索,套在了老虎的脖子上。令人惊奇的是,老虎竟温顺地低下头,任由李能捆绑,没有丝毫反抗。?李能牵着老虎,来到县衙。宰官看着被带来的老虎,严肃地问道:“老妪的儿子是你吃掉的吗?” 老虎点了点头。宰官又说:“杀人偿命,这是自古以来的定律。况且老妪仅有一子,你却将他杀害,如今老妪风烛残年,无依无靠,该如何生活?倘若你能像她的儿子一样赡养她,我便赦免你的罪过。” 老虎听后,再次点了点头。于是,宰官命人解开老虎身上的绳索,放它离去。?老妪得知宰官没有杀掉老虎为儿子偿命,心中满是埋怨。然而,第二天清晨,老妪打开家门,却发现门口有一只死鹿。她将鹿肉和鹿皮变卖,换来了一些钱财,解了燃眉之急。自那以后,每隔几日,老虎便会衔来一些猎物或者金帛,放在老妪的庭院中。老妪的生活渐渐变得丰裕起来,得到的奉养甚至超过了儿子在世时。老妪心中暗自感激老虎的恩情。老虎每次前来,时常卧在老妪家的屋檐下,一待就是一整天,人和虎之间,渐渐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信任,彼此相安无事,毫无猜忌。?数年之后,老妪寿终正寝。老虎得知消息后,来到老妪家中,在堂中发出阵阵悲吼。老妪生前积攒了一些钱财,足够操办葬礼,族人们便一起将她安葬。就在坟冢刚刚垒好之时,老虎突然狂奔而来,参加葬礼的宾客们吓得四处逃窜。老虎径直跑到坟前,发出如雷鸣般的嗥叫声,久久回荡在山间。过了许久,老虎才缓缓离去。当地人为了纪念这只义虎,在东郭修建了一座 “义虎祠”,这座祠庙一直留存至今,向人们诉说着这段人与虎之间跨越生死的感人故事 。
3.螳螂捕蛇
张姓者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闲来无事,信步踏入那幽深静谧的溪谷之中。谷中清泉潺潺,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溪边的花草肆意生长,散发出阵阵清新的芬芳。张姓者沉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悠然前行。?正行至一处,他忽闻崖上传来一阵极为凄厉的声响,仿若有什么猛兽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这声响在山谷间回荡,令人毛骨悚然。张姓者好奇心顿起,当即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崖上,却因地势与繁茂植被的遮挡,难以看清究竟发生了何事。他心痒难耐,决定寻路攀登上去一探究竟。?沿着蜿蜒崎岖的小径,张姓者小心翼翼地攀爬,一路上荆棘划破了他的衣衫,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但他探寻真相的决心却丝毫不减。终于,他登上了崖顶,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只见一条身形巨大的蛇,身躯粗如碗口,在茂密的丛树中疯狂地摆扑扭动。那蛇的力量惊人,以尾击柳,柳枝不堪重负,纷纷崩折断裂,发出 “噼啪” 的声响。巨蛇反侧倾跌,挣扎的模样极为痛苦,仿佛有一股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在捉制着它。?张姓者满心疑惑,瞪大了眼睛,仔细审视四周,然而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寒意,暗自思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带着满心的不解,他缓缓靠近,想要一探究竟。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终于看清了眼前的情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在那巨蛇的头顶,竟盘踞着一只小小的螳螂。这只螳螂虽身形渺小,却气势汹汹,它挥舞着那犹如刺刀般锋利的前肢,狠狠攫住巨蛇的头部。巨蛇拼命地甩动脑袋,想要将螳螂甩落,却怎么也无法得逞。?螳螂紧紧抓着蛇头,无论巨蛇如何挣扎,它都死死不放,用那尖锐的刺刀般的前肢,一下又一下地刺向蛇的头部。每刺一下,巨蛇便痛苦地扭动身躯,发出一阵凄厉的嘶鸣。这一大一小,一强一弱,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巨蛇的挣扎渐渐变得无力,它的动作越来越迟缓,最终,在螳螂的持续攻击下,竟轰然倒地,没了气息。?张姓者走上前去,定睛一看,只见巨蛇额上的革肉已被螳螂的刺刀划得破裂不堪,鲜血汩汩流出。他不禁感叹,这小小的螳螂,竟有着如此惊人的勇气与力量,以弱胜强,战胜了身形数倍于己的巨蛇。张姓者带着满心的震撼,离开了崖顶,心中暗自想着: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莫要以貌取物,小看了任何一个生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