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原因很简单(1/2)
为啥不批量生产?
原因很简单。
就俩字:材料!
造量子计算机的材料,稀缺得要命,还贵得离谱!
之前苏九申请的那一万亿大夏币采购单里。
那些材料,顶多能造出四台550A级别的量子计算机。
剩下的材料,还得留着给量子计算机升级用。
再说全球范围内,不算蓝星上还没挖出来的那些材料。
现在整个蓝星的材料,估摸着也就够造不到100台550A级别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550A,在这项计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苏九轻车熟路地敲打着键盘,他已经利用这台量子计算机,编写出了一些基础程序。
比如,用来监控当前研发进度的程序。
虽然550A还没完全实现智能化,
但它的通用性已经足够替代研究团队,继续推进赤红风暴的后续开发!
只需把赤红风暴的所有组织、微小部件以及详细设计逻辑,编成程序上传到550A里。
这样,550A就能根据程序指令和设计逻辑进行运算。
只要数据上传完成,550A就能凭借其强大的算力,彻底完善赤红风暴剩余的设计部分!
苏九又敲了几下键盘。
巨大的屏幕上,立刻显现出赤红风暴的3D透视图。
复杂的线条勾勒出机械结构,每个部位都延伸出一条细线,旁边标注着相应的说明和名称。
这个透视图还能放大,以便观察更细微的进度。
一串串密集的数据,映入苏九的眼帘。
“赤红风暴的骨骼总体设计,目前上传进度已达37.8%!”
“赤红风暴的仿生组织结构逻辑,目前上传进度为10.8%!”
“赤红风暴能源转换系统,目前上传进度已达18.2%!”
“赤红风暴肢体微小组织传动系统,目前上传进度已达19.8%!”
“……”
……
……
……
巨大的屏幕上,所有数据清晰地展现在苏九眼前。
这些数据始终保持着实时同步。
他能清楚地看到每个部门的上传进度。
虽然智能化尚未完全实现,但苏九对目前的效果已经很满意了。
苏九停下手中的工作,松了一口气。
“太初量子系统的优化,暂时就到这里吧。”
他抬头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微微点头。
现阶段的研究,苏九不需要任何数据报告,也不需要开会。
在实验室里,他就能直接看到各部门的研发进度。
此外,这些数据还能以特定格式上传到云端。
这些数据储存在临时的“量子服务器”中。
作为量子研发的衍生产品,量子服务器的规模并不大。
但已经足够使用。
量子独特的特性,几乎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物理层面的防护,才是真正的关键!
苏九站起身,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目光扫过时间和日期。
他露出思索的表情,大致估算了一下时间。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又过去了不少日子。
第二台量子计算机550A,按理说已经完工了。
苏九对这台550A的使用早已有了明确的计划。
他轻车熟路地脱下白袍和鞋套,迈步走向实验室外。
虽说550A已经能适应各种环境,
但实验室里那些精密仪器,还是需要无尘的条件。
出了实验室,只需经过两道门禁,就能到达叶院长的实验室。
苏九此行的目的,不言而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