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什么贡器不贡器的,不都是人制作出来的(2/2)
梁娇道。
“心中有佛就行了,我不喜欢那样的形式!”
“黄蓄说的对,心中有佛就好。”
冯睿道。
说着,几人又向其它展柜走去。
“我感觉我身上戴着的这个玉佩跟里面的那块是一样的。”
当五人走到一处清朝时期的玉佩跟前时,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入了他们的耳朵里。
这个女人30岁左右,看上去中上之姿。
说着,她把脖子上的物件托在了手上。
她的旁边站着一个男人,年龄差不多40岁,看了下展柜里面的玉佩,点了点头。
“确实是一样的,你这块玉佩上面的图案,有蝙蝠、有花卉,有月亮,是啥寓意?”
站在她旁边不远处,也就一米之内的另外一人凑过去看了下,问她道。
问话的人跟对方应该不认识。
其实玉佩雕刻的一样很正常,毕竟吉祥喜庆有寓意的题材,通常就那么多。
这跟书画、制作瓷器、哪怕是盖房子等都是一样的道理。
某个书法家写书法,就拿: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样的书法来说,他一生很可能写许多幅。
雕刻家也是一样。
同一种样式的玉佩,出自一人之手,并不奇怪。
另外还有画瓷器,制作瓷器的人。
道理就是那个道理。
“有花有月亮,自然是“花好月圆”了,另外雕刻着蝙蝠,是有福气的意思。”
女人解释了下。
“这样啊!那你能说一下你手里的玉佩多少钱吗?”
那人又问道。
“我这块是别人送的,多少钱我也不清楚。”
女人说着,跟那个男人又看了看就离开了。
“筱蓉,你家里应该也有一些玉器跟这边的拍品类似的物件吧!”
那两人离开之后,梁娇跟她闲聊道。
“当然有了,这不是很正常吗?古玉虽多,但形状样式题材也是有限的,一样或者说基本上一样的很常见。
就拿刚才这人的“花好月圆”题材的玉佩来说,我也有,还有那些“福禄寿”题材的。”
宋筱蓉笑着道。
“你两这样谈论,结合之前那位女士的玉佩,我咋感觉一些玉石制品、包括其它各种古玩老物件,放眼全国更大的市场范围,就像铸造的铜钱那样。
同一个年号的,都是大量,数之不尽的那种!”
冯睿想了想,然后说道。
如果从全国范围,所有古玩店铺、市场、地摊、拍卖行以及民藏家手里的物件总体来看。
同一款玉器制品,还真可能很多。
“这有啥?真品都不少,更别提潘家园旧货市场里面的那些地摊,你看过那些摊位上的物品没。
前面刚交易完一件东西,后面摊主马上又拿出来了一件。”
黄蓄笑着道。
他说的都是低端仿品、工艺品,跟这里的肯定不一样。
当然,哪怕不一样,东西它就是个东西,本质差别不大。
这是他多年收藏的经验之谈。
也只有那些不深入了解古玩,见的少的人会把它们当成宝贝。
当有一天,你家里的东西太多,说不定你往外面扔的心思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