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真理不容置疑(2/2)
刚刚发泄完,他就发现几个同僚一脸关切的朝他这边走来。董伦立刻将手里的书信揣进怀里,立刻慌张的躲避着同僚诧异的目光。
“你们看什么?”董伦慌张道。
“董大人?为什么你看了太孙殿下给你的信,为什么会一出口就是粗鄙之言?”
“你是不是对太孙殿下有什么意见?这里可是詹事府。”
“你们不要瞎说啊!”董伦道,“我只是看信时想到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不是对太孙殿下不敬?我们师徒感情好得很,你们是不是要挑拨离间?”
董伦看着几个凑过来的同僚,立刻伸出手,见到谁就指着谁。
“是你,是你,还是你?”
见其他人没有继续上前,董伦立刻长舒一口气,捋顺了胡子后,背着手赶紧离开了。
等到来到无人处后,董伦再次拿出来,心中想着朱雄英一个毛头小子,居然敢质疑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儒生们心中一座无法逾越的里程碑,怎么可能会错呢?
“那如果不会错,我来给这小子证明一下。”董伦道,“言传身教,我就亲自下场,这样日后史书上说不定还会对此事留下一笔。”
“试试就试试!”董背着手道,“这样也好让他知道,不是谁都能被质疑的。”
……
“阿嚏!”
赤脚踩在田地里的朱雄英猛然打了个喷嚏,差点没扶稳木犁。
叔侄俩刚刚拖鞋下地时还觉得脚底凉凉的,扶着木犁跟着黄牛走了一趟之后,尽管脚底、指甲里裹满了泥土,但这种脚踩大地的踏实感让他们感觉很不错。
但走了五六趟之后,俩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什么泥土的芬芳,什么田园生活,简直是累得要死。
好在里长唐肃已经答应了他们,有村里人会帮助他们,若真让他们叔侄三人种,那就跟某位田园派诗人一样了。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就是他们叔侄三的真实写照,不仅累得要死,还种不好,更不可能丰收。
里长唐肃早就准备好了一个院子,这里算是给村里孩子上课的地方。
中午时分,跟着里长忙着布置完学堂的蜀王朱椿回来后,发现小院里没有升起炊烟。
“门开着,俩人回来了,可怎么没做饭呢?”
等他走进屋子后,发现俩人躺在榻上已经累的七荤八素了。
朱雄英抬头看了一眼十一叔朱椿,从朱椿的头顶看到了头顶提示词的进度再次更新。“通关新手村”的提示词进度变成了百分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