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因功得授封七品总旗官(1/2)
听完沈蕴和林黛玉详细讲述这一路的经历,林如海心中满是欣慰,如今的情形,与他最初所预想的并无二致。
此番姑苏之行,对沈蕴和林黛玉而言,可谓是凶险重重,然而,正是这些磨难,让二人的感情如淬火的钢铁,迅速升温。
林如海暗自盘算着,待此次盐政风波彻底平息之后,便正式为提及二人婚事。
这时,沈蕴适时提醒道:
“林大人,此次我与黛玉妹妹能平安归来,风羽卫众人一路的守护功不可没,还有一位邢姑娘,她的搭救与帮助,同样至关重要。”
林如海听闻,捻须而笑:“嗯,的确应当好好赏赐他们。尤其是那位邢姑娘,更需厚报。”
说着,他目光在二人脸上来回流转,又接着说道:
“至于如何报答邢姑娘,你们二人不妨自行商议。”
林黛玉当即接话:“爹爹有所不知,这位邢姑娘,乃是京城大舅母娘家的侄女。”
林如海颇感惊讶:“哦?竟还有这等渊源,如此算来,倒是有些亲戚关系,那更要好好答谢一番了。”
林黛玉看了沈蕴一眼,继续说道:
“女儿得知,邢姑娘家道中落,一家人只能寄居在寺庙,以捕鱼维持生计,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既然受了她的救命之恩,这便是天大的恩情,女儿想着,不如将她们一家接到咱们府上居住,不知爹爹意下如何?”
林如海微微一愣,过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脸上笑意更浓:
“原来玉儿你早已思虑周全,如此安排自然妥当,为父没有任何意见。”
沈蕴听后,心中不禁泛起疑惑,下意识看向林黛玉,见她神色平静,瞧不出什么端倪,沈蕴只好暂且将这疑惑深埋心底。
他又回想起此前在邢岫烟渔船上,林黛玉的举止似乎就有些微妙的变化,难道这之间有什么关联?
待从林如海房间出来,沈蕴便径直向林黛玉询问:
“妹妹,你为何突然想到要让邢姑娘一家来府上居住呢?”
林黛玉回首,目光与沈蕴交汇,眼眸中闪过一抹明亮的光彩,轻轻叹息道:
“岫烟妹妹恰似淤泥中绽放的荷花,品性高洁,坚韧不拔,我觉得,她理应拥有更好的生活。”
“再者,我与她甚是投缘,又承蒙她搭救你我二人,让她来咱们家住,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
沈蕴听了,觉得这番话合情合理,却又隐隐觉得哪里有些怪异,只是一时之间也理不清头绪。
就在此时,贾琏迎面走来,见到林黛玉和沈蕴,关切地问道:
“林妹妹,沈公子,你们可安好?我听闻你们在太湖上遭遇了危险?”
林黛玉轻轻摇头,转头看向沈蕴,似乎示意让沈蕴来回答。
沈蕴心领神会,客气地拱手行礼:“多谢琏二爷关心,我们并无大碍,只是遇到了些波折。”
贾琏见二人确实安然无恙,便不再多问。
只是,他欲言又止,似乎有话想单独对沈蕴说。
林黛玉见状,便向二人告辞离去。
待林黛玉走远,贾琏笑着问道:
“此前,多亏沈公子出手救治,我一直想请沈公子吃酒,不知沈公子能否赏脸?”
沈蕴心中一动,觉得贾琏为人倒也真诚,值得结交,而且他的邀请确实出自真心,便欣然同意:
“难得琏二爷如此有心做东,我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只是我刚回扬州,舟车劳顿,可能需要先休整几日,过几日再赴约如何?”
贾琏笑道:“好,一切依沈公子的意思。”
说着,他又热情邀请沈蕴去喝茶,态度殷勤,与最初对待沈蕴时的态度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
另一边,林如海拿到票据后,毫不迟疑交给邹彰,让他去获取证据,当下形势紧迫,已容不得再有丝毫隐瞒。
所幸邹彰并非贪婪之辈,他只取走证据,便立刻安排人手回京送信。
他猜测吴天扈定会派人拦截,为防万一,特意将送信之人分成三股,分别从水路、陆路以及海路先后出发,而真正的证据,却藏在最后一路看似不起眼的队伍之中。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绝非多余,最先出发的三路人马,均遭遇了阻截与埋伏。
好在最后那支隐藏的队伍并未被发现,顺利离开了江南地界,接下来,便是静候皇帝的旨意。
没过几日,皇帝的旨意便到了。
只不过,此次旨意并非针对刚刚送回京城的证据所做出的回应,而是此前邹彰因沈太医之死、百户使陆仟叛变等事宜向皇帝通禀后,所得到的指示。
皇帝要求邹彰按照规制,操办沈太医的丧事,同时暗中调查吴天扈,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亦务必拿到林如海手中的盐政罪证。
这些嘱咐都在邹彰的预料之内,然而,让他颇感意外的是,皇帝竟然下令让他吸纳沈蕴加入风羽卫,并且直接提拔为总旗官!
沈蕴将以风羽卫特殊人才的身份加入,只对邹彰一人负责,无需执行风羽卫的常规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