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岫烟正名分 宝钗得隐信(2/2)
如今埋怨薛蟠已然无济于事,更别指望他能够成器了。
又想到如今自家无奈寄居于荣国府,就如有家归不得,薛宝钗隐隐有种自家已被他人吞并的感觉。
初来荣国府时,她还没多想,随着寄居的日子渐长,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尤其是当自家哥哥薛蟠愈发不成体统,根本无法撑起薛家门楣,诸多事务都需贾家出面帮忙处置时,薛宝钗只觉得薛家似乎已名存实亡。
安抚了薛姨妈一阵后,薛宝钗回到自己的房间,轻轻叹了口气,准备拿起尚未做完的针线活继续。
“姑娘,有人送了一封信来,指明给姑娘你看。”
恰在此时,只见一个身姿轻盈、面容俏丽的丫鬟,手持一封信笺,莲步款移而来。
薛宝钗抬眸看去,见是香菱,并未立刻接过信件,蹙起秀眉质问:
“这信是何人所送,怎么会到你手中?什么人的信,你竟敢随意拿给我?”
虽听出薛宝钗的不满,香菱却依旧不慌不忙地解释:
“也是巧了,我方才到后门去取东西,刚走到那儿,就听到有人打听薛家人,我便应了一声,说自己就是,那人二话不说,直接将这封信递给我,还特意指明是给姑娘你的。”
“我见他身披斗篷,脸也蒙得严严实实,就问他是谁,又为何要给姑娘送信,他只说,这信关乎薛家的生死存亡,姑娘看了便知。”
在这个礼教森严的时代,未出阁的小姐,自是不能轻易与外人通信,尤其是外男的信件,会有损名节。
换做其他谨守礼教的人家,这信根本到不了薛宝钗这位小姐面前,早就被掌管礼教的嬷嬷中途截下了。
可薛家情况特殊,薛蟠不成器,对家中事务向来不管不顾,薛家的诸多事宜,大多是薛宝钗这个小姐帮着薛姨妈料理。
再加上薛家寄居于荣国府,所住的梨香院又恰好挨着贾家后门,这后门往来人员繁杂,管束难免有所松弛。
更何况,正巧是香菱拿进来的,这封信便径直来到了薛宝钗面前。
薛宝钗看着香菱手中的信,杏眸中瞬间闪过一抹阴霾。
想她一个未出阁的闺中女子,每日却不得不面对这些外界的纷扰,心中着实无奈。
然而,对方既声称关乎薛家生死存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管怎样,也得先看看信中内容再说。
这般想着,她还是伸手接过信,缓缓拆开。
香菱见她接过信,长舒一口气,去给薛宝钗倒茶水。
而薛宝钗刚看了信上内容,脸色瞬间变了变,杏眸中的阴霾愈发浓郁了。
信中内容并不多,只写着一首打油诗:
金陵旧案京权查,大少前非有迹存;速遣丫头离府去,免教旧案再翻论。
外人看了或许不明就里,可薛宝钗一眼便洞悉了诗中的含义。
这分明是在告知她,京城中有权贵正在彻查薛蟠在南边打死人的案子,还提醒薛家尽快将丫头,也就是香菱送走,如此方能确保旧案不被重翻!
薛蟠打死冯渊这一案,当初是贾雨村利用府尹职权,判定薛蟠已死才了结此案的,根本经不起细查。
毕竟薛蟠如今还活生生的,怎能说已死?
一旦有人将此案重新翻出,不仅薛蟠这个“已死’的逃犯要被缉拿归案、重新审理,就连贾雨村也会因错判命案而获重罪!
而香菱作为当事人,正是本案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