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2/2)
“末将有一事,也只有在还没回到六镇的时候才能说出来,只是我这人心思一向不如军主这般通透,一时也不晓得怎么开口。”
仿佛在斟酌语句,李虎顿了顿再度凝声道:
“可是眼见得我们这群人不日又要分兵回六镇,心知若是在回去之前不与军主讲明,到时只怕再难寻得良机,反而不美……
军主可知,咱们的段领军不日便要致仕了?”
北魏时期,官员的退休年龄并没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但通常以70岁为参考标准。然而,实际情况中,官员的退休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意愿、健康状况以及朝廷的需要等。此外,北魏孝明帝时期曾有诏令,地方官员任期结束时,如果已满70岁,可以享受半俸禄的待遇。
而怀朔镇将段长,只看他满头白发便知道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在六镇局势愈发不稳的情况下,洛阳当然倾向于换一个年轻强力的镇将来接着帮忙看好怀朔。因此,段长在规定年龄致仕算是洛阳多方权衡的结果。
可洛阳找来找去,挑谁不好,竟挑中了葛荣?这个人像是一位心向洛阳的人吗?高欢不知道胡太后出于什么考量挑中了葛荣,但显而易见不会是对大魏的忠心。
于是,高欢当即反应过来:
“段领军待我甚厚!我之前便听段领军说起过,他年纪大了将要致仕。接替者是那不喜汉化的葛荣。文彬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消息?”
高欢这声疑问是有原因的,至少在这个时间段,论起对葛荣的了解,高欢觉得他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毕竟前世葛荣算得上是高欢的老板,两人可是一块共事了不短的时间。而以高王洞察人心的天赋,葛荣打的那些算盘在高王面前算是单向透明的。
“军主明鉴!”李虎原先只是听说怀朔段领军对高欢青眼有加,但还是没想到这等仕途大事也会两人也会谈论到,不由得对两人关系更高看几分:
“我在洛阳中有些亲故,据他们的消息,这葛荣野心甚大。若是他来了我六镇,怕是六镇挡得住柔然劫掠,也挡不住此人胡乱经营啊!”
高欢闻言面色一松:
“葛荣此人我也略知一二,其人排斥汉化。怕是在汉风鼎盛的洛阳讨不到好去。只怕胡太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把他打发到六镇来。不过文彬说的太委婉啦!”
高欢目光灼灼的看向李虎:
“只怕文彬不是怕此人到六镇胡乱经营,而是担心他来之后会打破六镇现下的局面。毕竟,葛荣此人很明显不会像段领军那样,允许武川存在汉人门阀与胡人贵姓分庭抗礼的情形。文彬觉得他到任前三把火都要烧到武川头上?”
“实在是不瞒高军主。”李虎看了身旁的孤独如愿一眼,站直身子后叹气道:
“武川现下的情形,实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北地自永嘉之乱后,衣冠纷纷南渡,自此南北分裂再未统一!我北地汉人身处故土反而如同身在异国,汉人中的有志良才谁不扼腕叹息!可……”
高欢微微眯眼,伸手止住了李虎的话,他是真的对面前之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彬不必多言,你的意思我已尽知。你们在武川辛苦经营多年,自然不能因一二人前功尽弃。我等虽人微言轻,但此事还没有尘埃落定,咱们还是有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