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入城(1/2)
专门跑过来再次叮嘱独孤如愿二人一番其实也不是必须要做的,二人在武川本就属于半独立性质的武装力量,他们对六镇新兴实力的崛起是有相当敏锐的察觉力的。
别说是武川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是怀朔之前刚刚传出他高欢这一号人物的时候,那两人怕也是第一时间就遣人调查清楚了的。要不然人家怎么会那么巧,刚好在自己行至武川的时候也在那儿等着。说白了,人家就是专门要等他高军主,等着一块建功立业的。
但另一边,高欢还是希望通过这种再三强调的方式,隐晦的提醒独孤如愿,这个世道不是快要变了,而是已经变了!以防这二人再一时不慎,被别人裹挟了去。
不过,看着两人此刻深以为然的表情,高欢也明白,他的提醒已经足够了。
下一步,便是回到怀朔,一方面与武川配合对此战的功劳大力宣扬一番,另一方面便是以那五千匹战马为基础,好好发展自身实力了。
而且,高欢心中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段长不久之后就要交权致仕,退隐官场,那么他多年来积累的政治影响力,更直白地说,就是他麾下那些忠心耿耿的直属亲兵们,必定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管。然而,这位段长一直仰慕汉化,其教育子女的方式也过于“文雅”,以至于把唯一的儿子段宁培养成了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白面书生。
段宁不仅身体单薄,缺乏武力,而且对军旅生活毫无兴趣,平日里连军营都不愿意踏入一步。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段宁虽然文采斐然,擅长吟诗作对,颇有“南朝雅士”的风范,但他这样的性格和能力,又怎么能胜任带领北地六镇那些粗犷豪迈、勇猛善战的大老粗兵士呢?对于段长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但幸运的是,高欢完美的弥补了这一点。
特别是此次出塞一战,高欢用一场毫无疑问的大胜向段长证明他有足够的领兵才能。在驰援怀荒的过程中,高欢不仅展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还能充分调动兵士们的积极性,指挥若定,进退有度,最终以最小的伤亡取得胜利。以擅于领兵著称的段长当然知道,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要能打胜仗,更重要的是要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而高欢在这场战役中所表现出的种种特质,恰恰符合段长对继任者的期望。
段长在怀朔领的这班亲军,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他需要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能赢得兵士们认可和信任的人来接管。
于是,在目送独孤如愿和李虎他们返回武川之后,心里装着事儿的高欢便也不再做停留,亲自率部越陌度阡,疾驰往怀朔而去。
却说,虽然一队人离开怀朔并没有太长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个月而已。但不知道为何,从高欢以下,几乎所有人再度赶回怀朔时都有种恍如隔世的奇异之感。
这日正是薄暮时分,天边的晚霞渐渐褪去,留下一片淡淡的绯红。高欢极目望向怀朔,远处的景色如同一幅泼墨山水,烟波浩渺,甚是怡人。近处的阴山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得陡峭而冷峻,山峰的轮廓被余晖勾勒得格外清晰,山间树木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山间的雾气缓缓升腾,如同轻纱笼罩在山腰,使得整个阴山别有一番泠然景象。
若是没有战乱,端的是一副令人沉迷的秀美山水画。
轻叹一声,高欢转身传令:
“众人入城后可径直入营,待休整后便可带着自己的赏赐归家。”
命令传下去之后,众兵士轰然承诺,激动之情俱是溢于言表。
远远地,便能瞧见城门大开,人群涌动。虽然天色已晚,但镇民显然早就得知今日得胜之师返城。入城之后,便见官道两旁挤满了镇民,黑压压的人群,似一眼望不到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