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以恐惧为食(1/2)
钻探机的轰鸣声已经持续了十四个小时,如同一曲单调却不断深入地心的序曲。
临时基地内,队员们轮流休息,保持体力以应对未知的挑战。
林栋站在钻探控制中心,审视着实时传回的数据流,眉头微微皱起。
“下钻深度已达1350米,“苏珊报告道,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点,“钻头温度稳定,切削速率符合预期。但是…”
她略微迟疑,“自800米深度开始,我们持续检测到奇特的能量波动。”
全息屏幕上,一条不规则的波形线随着每次刷新而略有变化,呈现出某种近乎有节奏的波动模式。
“这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地磁场或地热能量,更像是某种人工能量场。泰坦,分析这种波动与我们之前检测到的高维信号有何相似之处。”
“正在分析,先生。有89.7%的概率,这是同源能量。频率特征高度相似,但强度明显增加。随着钻探深度增加,能量强度呈指数级增长。”
“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接近真正的信号源。”林栋低声道。
就在这时,钻探机的警报突然响起,基地内的灯光闪烁了一下。
“出什么事了?”
林栋走向主控台。
“钻头遇到障碍物,”特种小队中的技术兵紧张回应,“深度1380米,硬度超出预期范围,钻头转速自动降低以防损坏。”
“性质?”
“初步分析显示,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冰层或岩石。根据反馈数据,很可能是某种人工合金或复合材料。”
林栋与苏珊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调整钻头参数,增加切削力,保持稳定。我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钻探机的引擎声变得更加低沉,如同一只巨兽的咆哮。
几分钟后,控制台上的灯光由红转绿。
“已突破障碍层,厚度约2.3米。获取了少量样本,正在传送至分析舱。”
苏珊立即喊上玛丽前往分析舱,林栋则召集了特种小队。
“我们似乎发现了某种人工建筑或设施的外层。让所有人进入高度警戒状态。一旦钻透至内部空间,我会亲自带队进行初步探索。”
“林总,考虑到我们已经确认周围有敌对存在,先遣探索应该由我带领特种小队进行。”卡露拉请命道。
“理解你的担忧,卡露拉,但马克战甲提供的防护和战斗能力远超常规装备。我和苏珊会是先遣队,你的小队做第二梯队支援。”
“好的林总,希望这次行动结束后,你能给特种小队也装备上马克战甲。”
卡露拉有些无奈,虽然不完全认同,但还是点头接受了这个决定。
半小时后,苏珊带着分析结果归来,脸上写满震惊。
“这…不可思议,”她的声音略显颤抖,“样本分析显示,那层障碍物是一种超高密度合金,含有多种地球上罕见甚至未知的元素。其强度和耐腐蚀性远超我们现有的任何材料。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材料的估计年龄…”
“多少?”林栋追问。
“初步碳测年结果显示,至少十二万年。”
房间内一片寂静,每个人都被这个数字震撼。
十二万年前,人类祖先才刚刚走出非洲,开始向欧亚大陆迁徙。
而在南极的冰层下,竟然隐藏着如此古老且技术先进的人工建筑。
“这不可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难道…真的是外星人?”卡露拉猜测道。
“或者是某种远古地球文明,我们对史前文明的了解还很有限。”
林栋思绪飞转,他想起了那些关于远古高等文明的传说,想起了那位自称“蜥蜴人“的指挥官的话。
如果这些传说有一定事实基础,那么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知可能需要彻底重写。
“继续钻探,”他最终下令,“我们需要看到里面究竟是什么。”
钻探继续进行,数小时后,深度监测仪上的数字跳动到2150米。
突然,钻探机的速度骤然加快。
“检测到空洞区域!”技术兵兴奋地喊道,“钻头已经穿透到某种大型空腔空间!”
监测屏幕上,钻探摄像头传回第一批图像。
一个幽暗的巨大空间,隐约可见规则的金属结构和闪烁的微光。
“立即建立通道,准备下探。”
接下来的六小时内,钻探团队全力工作,将狭窄的钻孔扩展成一条足以通过人员和设备的垂直通道。
每一步都极为谨慎,以防破坏那个神秘空间内的压力平衡或触发任何潜在防御系统。
当通道最终建成,林栋和苏珊已经全副武装,身着战甲,准备下降。
特种小队也完成了准备,随时可以提供支援。
“通道稳定,氧气浓度和压力已适应,温度约10摄氏度,明显高于周围冰层。”泰坦报告道。
林栋站在通道入口,向下望去。
深不见底的黑暗中,只有通道壁上安装的应急灯提供微弱光明。
“通讯检查,泰坦,你能收到我的信号吗?”
“信号清晰,先生。但我必须警告您,下方空间内存在强烈的能量场,可能干扰常规通讯。量子链路目前稳定,但不能保证持续可靠。”
“明白。苏珊,准备好了吗?”
苏珊的银色战甲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她点点头。
“随时可以。”
“卡露拉,如果30分钟内我们没有返回或联系,按照预定计划派遣支援小队。”
“明白,林总。祝你们好运。”
林栋和苏珊启动战甲的悬浮系统,缓缓下降进入通道。
通道内部温度随着深度增加而明显升高,到达一半深度时,已经达到了15摄氏度左右——在南极深处,这个温度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能量场强度持续增加,”苏珊通过战甲内置通讯系统报告,“似乎是某种未知能源在持续运作。它竟然能在持续十几万年后仍然保持稳定输出…这超出了人类目前能理解的任何能源技术。”
随着他们接近通道底部,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微妙变化。
温度进一步升高至约20摄氏度,舒适得如同室温。
更令人惊讶的是,光线开始增强,不再仅仅依靠通道壁上的应急灯。
“下方有光源,准备进入未知空间。”
战甲推进器调整为最低功率,两人轻盈地落在通道底部。
他们面前是一个半圆形的开口,通向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广阔的空间。
踏出通道的那一刻,两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
眼前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厅室,直径约七十米,高约二十五米。
墙壁和天花板由某种金属与冰的复合物构成,表面镶嵌着微弱发光的蓝绿色物质,提供了柔和的环境照明。
整个空间充满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未来感,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古老气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