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荆州行(1/2)
刘浪一番言语,终于说服了张绣。
张绣当即命人大摆筵席,款待刘浪和赵云。
席间,为了再上一道保险,刘浪故意神秘的说道:
“将军,其实你我两家,早就是一家人了。”
张绣心生纳闷:
“先生何出此言?”
“将军有所不知,我这位兄弟,可不是外人,论起来,与将军还是同门呢。”
“哦?”
张绣一听,眼珠子瞪的老大,盯着赵云,一眨不眨的问道:
“这位小将军,难道也是……?”
赵云起身施礼:
“师兄,在下赵云,乃是童师的弟子。”
“啊耶,早就听说童师又收了一位关门弟子,想不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
说到这里,张绣激动的,立马站起身来,紧走两步,一把托起赵云,双手紧紧的握住赵云的手:
“师弟,师父他老人家可还好吗?”
“师兄,小弟下山之时,师父身康体健。
一日能食米三升,吃肉十斤,酒也能喝一坛。
每日里,在山间奔走如飞,还能扑野兔。”
“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师兄离山多年,未曾在师父面前尽孝,
今日知道他老人家一切安好,心里不知道有多欢喜。
来,师弟与我同座,你我兄弟二人,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说完,拉着赵云,一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命人把赵云的食案搬过来,两张桌子并排摆在一起。
汉朝时吃饭,都是分食。
大家分宾主坐下,每人一张食案,用来摆放酒菜,食案之间,相距老远。
招待重要的客人时,更是如此。
此时赵云的食案,和张绣的并排放在一起,这叫同案而食。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可以这样,否则就是失礼。
张绣拉着赵云,询问他离开童渊后,发生的旧事,反倒是忽略了刘浪。
对此,刘浪并不在意,反而笑眯眯的看着两人亲密无间的样子,独自在那里自斟自饮。
“师弟,来给师兄说说,你是如何被师父收入门中的。”
“师兄……”
“啊!原来如此,来来来师弟,且满饮此杯。”
“师兄请……”
“师弟,你既然是师父的关门弟子,不知道师父的那些压箱底的本事,有没有学到?”
“这……自然是学了一些的。”
“那可否为师兄展示展示?”
说到底,张绣还是武人心性,终归是离不开一个武字。
“这……”
“师弟,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
“啊,没有没有,师兄既然想要考校小弟,小弟自然遵从。”
“那咱们去演武场,哪儿地方宽敞,能让师弟施展的开。”
说完,也不管正在席间的刘浪,拉起赵云,就往演武场走去。
刘浪吃喝多时,早就吃饱喝足了。看到两人去往演武场,一时心痒难耐,也跟着去了。
同行的,还有被叫来陪酒的副将胡车儿。
众人来到演武场,早有军士把赵云的长枪抬了过来。
赵云一把接过自己的龙胆亮银枪,随手一抖,碗口大的枪花乍现,长枪随后发出一阵嗡鸣之音。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就凭这一手,张绣就看出来,赵云必然得到了老师的真传。
要知道赵云的龙胆亮银枪,用料可不是白蜡杆子的,而是真真正正的百炼精钢,混合了五金之英,寻高手匠人,历时数年,方才打造而成。
这样的钢枪,比不得那些用白蜡杆子制成的木枪,可以随意的抖出枪花。
想要用钢枪抖出碗口大的枪花,没有过人的腕力以及娴熟的技巧,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至于怎么分辨长枪是否用精钢打制,只需要听声音就知道了。
木头的枪杆,抖动时发出的声音低沉,而钢制的长枪,抖动时发出的声音,带有金属的清脆感。
两者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别说枪法大师,就是普通人,也能通过声音的不同来区分。
“好!”
张绣看到赵云的表现,连忙大声喝彩。
胡车儿身为张绣的副将,武艺自不用说,虽然没能踏入当世一流,但也是二流中的好手。
看到赵云的表现,也跟着自家老大一起喝彩。
此时赵云已经摆好了架势,开始演练学自童渊的百鸟朝凤枪。
这套枪法,是一代枪法大宗师童渊自创的,集合了童渊毕生的所学,可谓是当世最顶尖的枪法,没有之一。
当今世上,除了童渊之外,只有他的三个弟子才会。
所谓百鸟朝凤,指的是枪走轻灵,就像是鸟儿在空中自由的翱翔一样,并且随着长枪舞动,带动空气的声音,就好似鸟鸣一样。
练到最高深之处,枪法就像是飞鸟中的王者凤凰,在空中巡阅自己的领空,可以无所顾忌的自由飞翔。
往往一枪刺出,如飞鸟行空,无迹可寻,偏又迅捷如凤,灵动如凰,让人避无可避,挡无可挡。
童渊一生,只收了三个弟子。
大弟子张任,现是西川刘璋麾下的兵马大都督,总揽益州兵马大权。
二弟子,就是眼前的张绣,人称北地枪王。自从吕布死后,张绣一度被人认为是西凉军中的第一高手。
而第三个,就是场中正在演练百鸟朝凤枪的赵云赵子龙。
赵云现在名声不响,可这丝毫不影响他展现自己的枪法精妙,武艺高强。
只见场中枪影飞舞,寒光闪烁,还伴随着一阵阵好似鸟鸣之音。
直到最后,一声高亢的凤鸣,所有的枪影复归为一,场中只剩下一点寒芒。
“好!”
张绣再次大声喝彩。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门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