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懵懵懂懂就成了逃犯(2/2)
其实小华见苏发贵儿子一进来只跟自己点了一下头就急忙把苏发贵拉进厢房,他就猜到这事跟自己有关。见苏发贵出来又故作轻松地说其他事,他就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
苏发贵来同小华坐一块喝茶,两人表面风平浪静,内心却都是波澜起伏。
其实从第一次小华给他说那个老表看他的眼神有点奇怪让他有点害怕,苏发贵就有些警觉,而且才两天副支书又和儿子来家,他就更觉得副支书是确实在注意小华了,因为这么多年来,副支书都是几个月才来家一次,偏偏他那天来看见小华后,才隔两天又来了。苏发贵太了解副支书了,从小就自私、阴险、狡猾。他当这个副支书,完全是靠走乡政府某副乡长的后门,如果这次不是明确由党员大会民主选举,他肯定也会三天两头往那个副乡长家里跑,这次乡党委书记之所以明确指示这个村民主公开选举下任党支部书记,其实也是防止拉关系走后门。
但是苏发贵认为副支书不会把事做绝,自己毕竟是他亲姑妈的丈夫。
小华不这么认为,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在村委会担任副支书的老表完全有可能去举报他,把他揪出来邀功请赏。
于是他想,自己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他不知道如果一旦被抓,会是什么等着他,他害怕,他不敢去面对所有让自己难受的现实,坐牢、判刑、甚至枪毙,想起都害怕。必须要想尽办法让自己逃脱法律的惩罚。
他鼓起勇气给苏发贵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他害怕那个表哥去告发,而且他感觉表哥一定会去告发,他想跑到别的地方去,哪怕去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可以,他不想被抓去。
其实从目前情况来看,苏发贵心里也没底。连儿子都察觉了副支书有要去告发的动机,人心难测啊,加之副支书要和儿子竞选支书,如果副支书去告发了,对他来说这不是一箭双雕既立功又排除竞争对手的好事吗?!但对自己和儿子还有小华来说,麻烦就大了。
苏发贵想了想,对小华说:“你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让我再想想。”
一老一少就在那坐着一言不发地喝茶。一会,苏发贵起身慢慢走到大门边,又转过身走几步,似有所获的样子,但接着摇摇头又转身向着大门,小华当然能看出来苏发贵是在苦思冥想个好办法。
直到吃过晚饭,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苏发贵叫上小华,说这会后面山上树林里凉快,我们去走走。小华知道苏发贵是有话对他说,后面山上清静,无人打扰。
苏发贵故作轻松地安慰小华一番后说:“我反复思考,还是决定把你送去一个安全的地方,一个朋友那里,他前年死了老伴,一个人生活,在另外一个乡,这里去要坐差不多两个小时班车,我明天一大早就出发,先去给他说好,然后我下午坐班车回来,后天我就带你一起过去。”
小华听苏发贵说完,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一是苏发贵对他的照顾,他感激又感动,二是想到自己因一时的幼稚、冲动犯下的错害得如今东躲西藏,真的是惶惶如丧家之犬。
想起两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后来认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偶尔聚聚,那天这几个朋友叫他出去一起玩,他哪里知道这几个朋友他们一伙几十个人事前已经跟一帮地痞约好火拼,约他去玩的地方正是两帮地痞约好火拼的地方。他们到那儿的时候已经有二、三十人在那里等着了,每个人手里都提着西瓜刀、棍棒之类。不一会从另一边也出现一群人,大概也有二、三十人,手里也提着刀棒之类。接着两边就开始火拼,他根本没反应过来是咋回事,就接过一个朋友递给他的一根铁棍懵懵懂懂卷入了火拼。
然后陆陆续续开来几部警车,他急忙扔下铁棍就往旁边的一座山上跑去,然后跑回家拿了点钱和一套衣服,从此就开始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不管曾经多么憧憬未来,但事到如今,自己成了逃犯,他必须要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想到又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 和一个陌生的人相处,他试探着问苏发贵:“伯伯,你说的那个伯伯他和你这么好的朋友,你们应该是认识了好多年吧?”
苏发贵仰起头看着树丛顶上被晚霞眏红的天空,微笑着说道:“是的,几十年了,那是‘社来社去’的时候,我们一起进的‘共大’,他文化比我高,懂的东西多,特别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其实我有好几个朋友都可以托付,但我反复考虑,你还是去他那里最可靠。”
苏发贵在回答小华的同时,也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