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身不由己(1/2)
夏秋之交的傍晚,细雨如丝,轻轻笼罩着百泉县城。何书记家所在的老式居民楼在雨幕中显得有些朦胧,楼道里的灯光忽明忽暗,为这个普通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何书记夫人正在厨房忙碌,准备着简单的晚餐。突然,一阵轻声而有节奏的敲门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她擦干手上的水渍,疑惑地走到门前,耳朵紧贴着门听外面的动静,隐约听到外面人说“不会错,何书记就住这里。”
原来是来找老何的,何夫人放松了警惕,缓慢地打开房门。门外站着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虽然西装显得有些褶皱,并不那么整洁利索,但他们脸上堆满了笑意,看起来还算和善。
“请问这是何书记家吗?”站在前面的男人微微弯着腰,语气谦卑,脸上的笑容像是精心训练过一般,热情得有些过分。在他身后,另一个男人手里提着个湿漉漉的大袋子,袋子还在微微蠕动,他同样满脸堆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
何夫人疑惑地点点头,目光在两人和那个神秘的袋子之间来回打量:“你们是……?”
“我们是来拜望何书记的,大姐。”前面的男人连忙说道,“我们可以进来吗?只说两句话就走。”他的声音温和又带着几分恳切,让人很难拒绝。
“进来吧,请进。”何夫人侧身让开,“可是何书记他还没回来哩,可能这会还有事走不开吧。”她看着两人走进客厅,目光再次被那个不断蠕动的大袋子吸引,“你们这是啥?这么大个袋子,还在动,是鱼?”
两个男人走进客厅后,并没有按照何夫人的招呼坐下,而是不约而同地朝厨房张望,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意图,分明是想把这个湿漉漉的大袋子提到厨房去。手里空着的男人连忙回答:“是鱼,是娃娃鱼。早上专门去果安县买回来的,果安县的娃娃鱼有名,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何书记为群众那么操劳,应该补补身体。”
何夫人有些惊讶,眉头微微皱起:“果安县?一百多公里哩,就为去买娃娃鱼?这也太麻烦你们了。这样吧,把这个东西先放厨房,你们先坐会,等老何回来再说。给你们说实话吧,老何是从来不收任何一个人送的东西。你们来都来了,就先坐会,等一下他。”说着,她指了指沙发,示意两人坐下。
两人拘谨地在沙发边缘坐下,身体前倾,显得有些不自在。当何夫人递来茶水时,他们又急忙微微抬起身接过,连声道谢:“我们是万城建筑施工大队的,我是大队长,他是我们的施工队长。何书记工作很辛苦,为了咱们百泉县的发展日夜操劳,我们特意买两条鱼来给何书记补补身体,也算是人民群众的一点心意。”
“你们以前认识老何?”何夫人坐在对面,眼神中带着审视。
“前两天见过何书记,在他办公室。”大队长回答道,眼神不自觉地闪烁了一下。
何夫人心中一动,联想到最近县里正在筹备的县政府大楼重建项目,试探着问:“你们是为县政府大楼的项目来找老何?”
“大姐,我们没有这个意思。”大队长连忙摆手,脸上的笑容更加殷勤,“工程的事,顺其自然,我们按程序参与竞标就是。我们主要是敬佩何书记一心为民的精神,所以才冒昧登门拜访,真的没有别的想法。”
然而,事实并非如他们所说。万城建筑施工大队这两个人来之前就经过了周密的打听,得知何书记此时还在忙着,短时间内不会回家,特意选在这个时机上门送礼。从六百多公里外的外省来到偏僻的百泉,他们就是为了这个造价预算五百六十万的项目而来。
初次与何书记接触时,他们就感受到了何书记的一身正气。在办公室里,何书记言辞犀利,态度坚决,让他们连试探的话都不敢说一句。还好得到了县里某局长的“指点”,他们才决定采取迂回战术,从何夫人这里打开突破口。
两人与何夫人闲聊了几句,虽然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心里却一直忐忑不安,担心何书记突然回来,叫他们把娃娃鱼拿走。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对视一眼,决定见好就收。
“大姐,我们还有点事,得先走了。”大队长站起身,脸上依然挂着笑容,“这两条鱼就留给何书记尝尝,真的算不上送礼,就是一点心意,还请您不要见笑,务必收下。”
何夫人一听,急忙起身:“这可不行,老何回来肯定会发火的,你们赶紧带走。”
“大姐,您别为难我们了。”施工队长也跟着说道,“这就是我们群众对何书记的一点敬意,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还不待何夫人说第二句话,两人已匆匆走到门口,轻轻从外面把门带上了,只留下何夫人站在原地,满脸无奈和担忧……
待两人走后,何夫人去厨房打开袋子,两条肥嘟嘟亮闪闪的娃娃鱼,一条没有十斤重也有八斤重。她好不费劲地把它们弄到住房后面的一个大石水缸里,又牵过自来水管将水缸注进去大半缸水,寻思何书记回来后怎么给他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