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西伯侯姬昌(2/2)
姬昌微微点头,还礼道:“有劳二位大人挂怀。西岐不过是殷商治下一方土地,姬昌但求能为大王效力,使百姓安居乐业。”
景燕涵在一旁轻声说道:“西伯侯在西岐的善政之名,我等在朝歌亦有所闻。您以仁德治民,兴水利,重农桑,西岐百姓皆对您感恩戴德。”
姬昌微微叹息:“百姓为一国之本,姬昌不过是尽臣子之责。只盼大王能明鉴我西岐的忠心,莫要因些流言蜚语而心生嫌隙。”
俭山心中一动,却面不改色地说道:“西伯侯放心,大王圣明,定会公正对待。只是如今局势微妙,周边诸侯虎视眈眈,殷商亦需小心谋划。您久居西岐,对各方诸侯想必也有诸多见解,不知可否赐教?”
姬昌目光深邃,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侯之中,有野心者不少。但亦有真心辅佐殷商者。如东伯侯,虽地域辽阔,然对大王忠心耿耿。而南伯侯,近年似有扩张之举,其心难测。西岐地处西陲,与外族接壤,姬昌既要防范外族侵扰,又要治理内政,实是如履薄冰。”
俭山与景燕涵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姬昌这番话的思索。景燕涵问道:“西伯侯,若殷商与西岐携手,您觉得当如何应对这复杂局势?”
姬昌神色凝重:“若能如此,自是殷商之福,西岐之幸。当可互通有无,殷商以其强大国力震慑诸侯,西岐则可凭借地理优势,为殷商守望西疆。然,这一切皆需建立在彼此信任之上。”
俭山又道:“西伯侯,您在西岐广纳贤才,此等贤才若能为殷商所用,必能使我朝更加强盛。不知您可有此等意愿?”
姬昌微微摇头:“贤才皆愿择明主而事。西岐能得他们相助,亦是因西岐能让他们施展抱负。若殷商能展现出更大的包容与机遇,贤才自会纷至沓来。”
谈话间,俭山细细观察姬昌的神色与言辞,试图从中探寻更多线索,不过姬昌虽看似坦诚,却也似有所保留,俭山实在得不到什么信息。
俭山看向景燕涵,他只是普通人,根本不清楚这种大人物内心是怎么想的,而景燕涵身世不凡,应该对这种大人物的内心有一定了解。
景燕涵轻抿红唇,美目凝视姬昌,语气温和却暗藏机锋:“西伯侯,听闻您在西岐礼贤下士,诸多奇人异士皆汇聚于您麾下。不知其中可有精研阴阳五行、能洞察天机之人?”她心想,若能从这方面探出些端倪,或可对姬昌的真实想法与目的有所推断。
姬昌神色淡然,从容回应:“西岐之地,虽有贤才,然阴阳天机之学玄奥深邃,鲜有人能称精通。不过众人皆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之术,以报西岐百姓。”
景燕涵皱眉道:“西伯侯太谦了,西伯侯已为天人大宗师,以此修为,阴阳天机尚不可得吗?”
姬昌深深叹气道:“所谓天人大宗师只是徒名,奈何姬昌修行不济,只有小成,难得大道,远非大商济济人才之敌手。”
景燕涵微微点头,又问道:“西伯侯,如今世间传言,有祥瑞现于西岐,或云是凤鸟临世,或言是麒麟降福,此等传言沸沸扬扬,您可有耳闻?又作何感想?”她试图从姬昌对祥瑞之事的态度,挖掘其内心隐秘。
姬昌微微一笑,拱手道:“祥瑞之说,多为百姓心中美好祈愿之寄托。西岐若有祥和之象,亦是托大王之福,姬昌不过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且祥瑞虚实难证,姬昌不敢妄加揣测,唯有一心事主,遵循殷商礼法,祈愿天下太平。更何况,妖族与我人族乃代代仇敌,妖族所带来的哪有什么祥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