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拿大明律压朕?福王,你还是太嫩了!(1/2)
乾清宫。
崇祯坐在龙椅上,悠闲地喝着茶水,嘴角漾出一抹笑容。
刚才这份奏疏,正是卢象升递过来的。
在奏疏里,卢象升详细交代了事件的经过,特意强调,孔有德已经被抓,他们正在缉拿李九成、陈有时等人。
其实,在皇极殿内,崇祯就是狂喜,只是不过不能表现出来,内敛一点是更好的选择。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个崇祯懂!
尽管内心狂喜,但是表面看来,崇祯就跟没事人一般。
此时,崇祯明白,祖大寿和孔有德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开局的第一步已经走稳了,剩下的路都会好走很多。
“大伴,你知道这份奏疏里是什么事儿吗?”
崇祯面色平静地看着王承恩,面色波澜不惊。
“皇爷,奴婢不知。”王承恩脸一红,看着崇祯,表情有些忐忑。
“孔有德反了...”崇祯把手中的奏疏放在龙书案上,冷冷地盯着王承恩。
“什么?皇爷,那怎么办?”王承恩忐忑不已,眸子里闪过一抹惊惧的神色。
这句话,如同炸雷一般,直接震惊到了王承恩。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睁大眼睛看着他的皇爷崇祯。
“孔有德狼子野心,竟然以为朕好欺负,不过他没有成功。”
崇祯说得云淡风轻,仿佛是在谈一件往事而已。
王承恩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急忙拱手看着崇祯,嘴巴一张一合,鼓足了勇气,缓缓开口:
“奴婢恭喜皇爷,吓死奴婢了。”
一边说着,王承恩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
“果然都在朕的意料之内,孔有德已经被卢象升缉拿,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李九成等人的好日子也马上到头,朕相信邪不胜正,最终拍板的只能是朕!”
崇祯把奏疏放下,嘴角浮出一抹笑容。
“是,皇爷英明!幸亏皇爷运筹帷幄之中,提前已经预判了孔有德等人的预判,否则还真不好办。”
王承恩急忙就拍了一波彩虹屁,让崇祯很是受用。
“大伴,不用拍马屁了,帮朕看看,福王来了没,算算日期差不多该到了,朕想见见这位叔叔了。”
崇祯端起了龙书案上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抬眸看着王承恩。
王承恩急忙抬头,一脸忐忑地看着崇祯:“启禀皇爷,目前还没有收到消息,应该快了吧。”
“你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朕有点等不及了,太想这位叔叔了。”
崇祯说着,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此时,崇祯很清楚,这个福王可是个宝啊,浑身都是宝。
之前他可是深得万历皇帝的宠爱,没少赐给他好东西。
他的到来,其实也就意味着自己的财运马上就要来了。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答应着,转身下去了。
此时的崇祯有点焦急,他没有想到事态发展的速度太快。
各方面对于他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无论是皇太极,还是流寇,都不是省油灯,他们全都是奔着灭国来的,所以不能小视。
至于孔有德、李九成等人,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他们根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今,孔有德、李九成等人的结局已经不用过多猜测,他们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崇祯想到这些,心中稍微好受了一些。
谋反是大罪,不过既然已经几乎平定了他们,那接下来的路也就好走了。
至于辽东的皇太极等人,早已经是明日黄花,掀不起多大的浪花的。
这对于崇祯来说,早就想到了这些。
崇祯很清楚,这些问题不是很大。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正在此时,乾清宫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崇祯一听,顿时明白了,肯定是王承恩回来了。
“皇爷,大喜啊......”
王承恩迈着喜悦而自信的步伐走了进来,如同一阵风一般。
“慢点说,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崇祯缓缓抬头,厉声呵斥。
“是,皇爷。”王承恩嘴角一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福王被押送过来了。”
“哦,给他带进来吧,其他的人在外面守着,你等会也留下。”崇祯把手中的水杯放下,眼神开始变得犀利起来。
王承恩急忙答应,转身下去了。
此时,崇祯明白,鱼儿已经开始上钩了。
这个福王,可不是一般的鱼儿,那可是一条大鱼,而且这条鱼肥得出奇。
既然有了这条鱼儿,那他的好日子也就开始了。
“吱呀”一声!
随着乾清宫的大门被再次打开,王承恩领着福王朱常洵走了进来。
此时的福王朱常洵,仍然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乾清宫他太熟悉了,之前他常来,甚至还坐在他父皇的腿上撒娇呢。
如今,其实也就才过去十几年,乾清宫大体的框架还在,基本没有多大的变化。
唯一变化的就是他的父皇不在了,当今的皇上却是变成了他的侄子崇祯皇帝朱由检。
“本王参见陛下。”
进来之后,福王朱常洵只是冲着崇祯稍微拱手,眼神之中满是不屑。
直到此时,朱常洵还把这个乾清宫当做他父皇的产业。
至于崇祯,他确实没有太放在眼里。
本来这皇位就该传给他的,只是因为不少大臣太死板。
非说皇位讲究的是嫡庶之分,更讲究传长不传幼,这才让他与皇位失之交臂。
每次想到这些,朱常洵都非常生气,即便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他还是没有放下心中的芥蒂。
所以,直到此时,他仍然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打心底,他就没有看上崇祯,在他看来,崇祯就是一个无能之辈。
大明帝国如今风雨飘摇,罪魁祸首就是崇祯。
朱常洵眼眸之中闪过的不屑,已经说明了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