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见柏贵(2/2)
朱敬伦心中略微担心,香港的黑鬼兵要来广州的消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迟迟没有开到,没想到巴夏礼事件加速了军事调动。
朱敬伦脸上却一副松口气的样子。
赫德笑笑,说了句“跟我来”,俩人一起走进后院,门口两个卫兵还敬了一个礼。
赫德这次来的目的跟以往巴夏礼来的目的没有二致,但所处的境遇却差了太多,以往巴夏礼来的时候,起码英法联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可这次是英法联军在城内混乱的情况下,不得不来寻求柏贵合作的,虽然说来求柏贵有些过头,但至少让柏贵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所以结果不出意料。巴夏礼在的柏贵都在拼命摘清自己跟洋人的关系,现在就更不可能上杆子往上赶了,他虽然不知道外面的具体情况,可是也听得到外面的枪声。
赫德异常失望,不是他口才不够好,不是他态度不够诚恳,但是柏贵一口咬定他已经卸任,目前是赋闲之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方便插手广州的政事。
朱敬伦一直站在赫德后面半个身位的地方,在这两个人面前,他连做的地方都没有。
眼睛则一直紧紧盯着柏贵,可是柏贵始终没有看他,直到偶然的一抬头,瞥了朱敬伦一眼。
朱敬伦抓住机会向他眨了两下眼睛,接着以微不可查的动作轻轻点了下头。
不知道是不是柏贵领会到了,态度有所缓和。
“目前这局面,本官是管不着,但打来打去都是百姓遭殃,本官又实为不忍。这样吧,赫德先生,你且回去,待本官思虑一二。”
柏贵都这样说了,赫德只能告退,脸上无所得也无所失,他知道这就是中国官员做事的风格,如果是巴夏礼还会为没有得到这些官员直接的答复而动怒,赫德却很了解,想让中国官员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态度,那才是最难的。现在柏贵这么说,至少能听出他考虑的意思,或者说观望的态度。那么只要英法联军能稳定住广州的局面,柏贵也许愿意跟联军合作。
赫德刚刚起身,柏贵突然喊住:
“赫德先生,你们是否该把门口的兵撤了,这堂堂巡抚衙门,总有洋兵看着不太合适吧。知道的明白这是贵方在保护衙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洋人的衙门呢?”
柏贵的意思很明白,让洋人撤兵,历史上,直到条约签订,柏贵重新复职,洋人才撤走了巡抚衙门的卫兵,那时候已经是1859年了。但这时候柏贵大概觉得自己有了底牌,提前提出了这个要求。
赫德不愧是中国通,他含糊其辞:“这城内治安混乱,在下不放心大人的安危。不过若是大人能开一封告示晓谕百姓,想必广州居民一定会踏实下来的。在下才能放心撤走这些忠诚的卫兵。”
赫德也开出了条件,你写告示安民,我们就撤兵。
这俩人都没有表态,但又都互相了解了对方的态度,这说话的艺术当真不俗。
会晤结束,临走朱敬伦又看了柏贵一眼,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文人模样,身材清瘦,留着胡须,一点都没有印象中蒙古八旗的模样。
柏贵也看了朱敬伦一眼,神色平静,没有任何的感情表露。
但是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找上了朱敬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