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抖了个机灵(1/2)
陆俊伟如若未闻,麻醉药有循环抑制作用,病人在输注后,血压与心率会不可避免的下降,无须紧张。他开启补液,等了一忽儿,眼看白书记血压持续下降,没有回升迹象,这才从药物盘中取过吸有麻黄碱稀释液的注射器,为白书记静注了六毫克麻黄碱。
作为升压药的麻黄碱起效很快,白书记血压稍有上升,但仍然很低。陆俊伟再次静注十二毫克麻黄碱,血压终于慢慢回升,回到了可接受范围。心率也达到满意程度。血氧指数显示96%。
没问题了!
陆俊伟冲一直紧盯着自己的周丽华点点头,周丽华会意,立即开始手术。陆俊伟随即打开麻醉机上吸入麻药的挥发罐,给白书记吸入全麻药七氟烷,进行静脉与吸入复合麻醉维持。
麻醉维持是另外一个麻醉术语,通俗的说,就是使患者在全身或局部麻醉状态下无痛完成手术,同时保证患者生命无忧。前半句还容易理解,后半句听起来就有些不可思议了,“麻醉师不就是在手术前打个麻药针吗?接下去就可以玩了,剩下的工作都是手术医生完成!他和患者生命又有什么关系?”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却是对麻醉师工作的最大误解!
事实上,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的工作重点会放在手术去病上,而很难顾及到患者身上所突发的各种意外,譬如白书记刚才的血压心率急降,另外还有心搏骤停、大出血、体温下降等各种意外,这些意外必须有人解决,否则病人就可能死在手术台上。麻醉师就负责又快又好的解决这些意外,保护病人生命,协助手术进行。
“手术去病,麻醉保命”,这句医谚可不是说着玩的!
纯LC手术并不复杂,何况主刀又是周丽华,因此陆俊伟并不关心,他只盯住监护仪,关注白书记的各项体征指数,血压、心率、血氧……咦,心率下降到了49?
陆俊伟微微挑眉,转头看向手术台。
周丽华留意到他的小动作,心有灵犀的解释道:“刚做完二氧化碳气腹,怎么了?”
陆俊伟语气轻松的道:“没事,气腹引起的心率失常。”
旁边秦中华也不说话,只是目光慈和的看着他。
陆俊伟又观察一会儿,眼见白书记心率仍保持低点,便拿过阿托品,为他注射了零点五毫克。监护显示,心率渐渐恢复到了可接受范围。
陆俊伟比较满意,趁空拿过麻醉记录单,往上签写几笔。
“中转开腹!”
陆俊伟刚放下记录单,忽然听到周丽华口中爆出这四个字,微微吃惊。中转开腹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腹腔镜下手术,是在病人腹部开两到三个小口,借助腹腔镜进行的腹腔内微创操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耗时短、恢复快,是近年来主流的腹腔手术方式,但有时也会在手术中发生意外,譬如大出血,又譬如发现胆肠吻合,这时通过那两三个小刀口已经无法解决意外,必须为病人开腹操作,否则会危及病人生命。而开腹也意味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风险的增加,尤其是带给麻醉师的压力增加。
陆俊伟看向周丽华,周丽华已经极其疲惫,目光无神而又无奈的看着躺在手术台上的白书记,后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将主刀医生推入了崩溃的边缘。
周丽华的第一助手也看出了她的精神状态极其糟糕,小声问道:“周主任,用叫帮手吗?”
周丽华似乎也知道自己有些力不从心,道:“胆肠吻合!叫个高年资住院医来。”
新来助阵的住院医生很快就位。不知道谁吩咐的,又有人隆重地支起了手术牵开器和肝脏拉钩。手术室变得异常安静,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夕。
陆俊伟并不关注这些变化,仍在密切盯住监护仪。监护仪所监测的几个重要参数代表着病人相关生命体征,一旦某个参数发生变化,就意味着病人身体发生重大变化,若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病人就很可能再也醒不过来。
秦中华这个副麻醉师非常尽职,以堂堂麻醉科副主任的身份,亲自为靶控输注泵换针管、调参数,推注肌松药,保持白书记的麻醉深度与肌松度。
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但到一半时,周丽华忽然停住,先是石化了十来秒钟,随后上半身出现幅度较大的前后晃动,但能看出她在竭力控制——黛眉紧皱、眼眸大睁,可晃动仍在持续。
她助手发现了她的反应,吓了一跳,忙道:“周主任你没事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