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成败半月谈(2/2)
文宗停筷笑道:“那是我自研的定魂针,能让人的精神力集中,不再泛散。主要应对中医上所说的离魂症,对西医上的脑震荡也有一针定神的作用。如梦游、失忆等也有疗效。不过需要胆大心细,对百汇穴的种种功用十分了解才行。”
“原来如此。”接着刘老又向文宗询问其他的一些中医知识,有考校之意。然而文宗侃侃而谈,对种种知识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令刘老如有茅塞顿开之感。
而文宗也在刘老处得到不少明清、民国以来的中医新理论知识,也令文宗大为受教。每个时代的医术都有他的神奇之处,古代中医在于它的专精与天马行空的猜想,现代中医在于它的博采众长,清晰明确的治疗方式,两种都有可取之处,让文宗大有所得。
酒足饭饱后,文宗笑拜道:“刘师兄,我最近想开一家药厂,对一些特定的药草需求量很大,不知道您有没有可以介绍帮忙的。”说完,将存于手机中的药材名给刘老看了一下。
刘老一口应道:“这事好说,道城的厚道药农,我多有熟识,每种每月百斤以下的,我可以帮你找人供应。如果每种超过百斤,那就需要找专门的药材供应商了。不过永宁市的药材供应商我也认识几位,可以帮你介绍一下。”
“好好,多谢刘师兄了。再有就是,我还想找几个打下手的懂抓药的徒弟,不知刘老有没有推荐的。”文宗又拜道。
刘老想了想后,说道:“唔,倒是有三个出师不久的,只是你这工资怎么开?”
文宗笑道:“既是刘老介绍的,基本工资我保证在五千元左右,年底奖金不少于五万元。时间定于一个月后上班。”
年收入达十一万元,对于只会抓药的中医徒弟来说,特别是道城这个小地方,绝对属于高薪了。刘老听后,一口答应了下来。
至此,父亲文诗为文家义捐的事忙个不停,令道城文家的名声在省内市内,特别是道城内猛然暴涨。特别是有小孩在学校里,就读九十多人一个班的家长们,对已经展开实地考察测量,明年末将会大体完工的数座新学校充满了期望。相对道城的大慈善家文氏,也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可是道城千百年来第一家有此大善举的仁善之家啊。
另外二叔跑专利、生产许可证等事,三叔则找包装机与包装袋的生产与厂房,加上文宗负责找人手与药材的供应及基本的培训。五天后,文宗与三叔、阚羽三人亲自动手,第一批三千盒,三万袋治脱发的药物便就制成了。
这第一批的药物,名叫“道城文氏生发散”,名字与包装都中规中矩,称不上精美,也不算差。除了没有生产标号之类外,都算不差。
这批药算是实验品,由已经在县委县政府混开场面的父亲文诗,推荐给政府中各个有脱发症状的公务员们,讲定先试用,有效付钱,无效拉倒。
因为在政府工作的公务员们,都需保证自已的形象问题,所以对脱发一事十分苦恼。如今有新药上门,虽然没有生产标号与许可证之类的东西,但是却是最近县里大大有名的大慈善家文诗所推荐的,也就半信半疑的试用了起来。毕竟只是外用药,不是内服药,倒也无需担心中毒之类的。
药已发放下去,倒也无需继续生产,一切等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再说。到时候效果一显,真实的效果比什么广告都好,这专利与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国税、地税也差不多同时下来了,便就可以开动马力大加生产药品了。是成是败,就看半月后的结果。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