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东征(2/2)
这几年来,钱谦益积极联络各地义师,不断向赤军汇报情报,几乎成为江南公开的秘密。但满清官吏惮于钱谦益的名声,一直不敢把他怎么样。
“不瞒二位,本藩正打算顺江东下,直扑南京。今日得蒙两位陈述敌情,本藩心意更决,必提大兵趋南京,洗涤名城,安慰太祖灵寝。”
“对!”谈到明孝陵,张煌言很激动,说道:“南京为太祖灵寝之地,国主若能夺得南京,则天下沸腾,豪杰群起响应,灭清必矣。”“人皆言江南柔弱,但江南尚存义师众多,其中不乏劲旅。如茅山之张冲甫、太湖之吴易、大运河之漕丁、海滨之盐丁,皆有可战之兵,虽然蛰伏于野,一旦赤军来到,势必起而响应。钱牧斋、贺王盛乃至柳如是诸公,皆满腔忠义,可作内应。”姚志卓说道,眼神中满是期待。
“本藩知矣,”丹初笑道:“本藩有水师,虽为内江小船,足以顺江东下,虽两千里征程,可一帆直进。”
孙可望已经战败,残部退往云南曲靖、贵州黎平。大西军大势已去,不时有将领率部投降赤军。
吴三桂正忙着占领云南、贵州,暂时还不敢窥视湖南、广西。
朱成功陆师精锐折损大半,正在闽南恢复元气。由于在南京城下大败,朱成功变得格外慎重,不再好高骛远,集中兵马围攻泉州。
福建并非战略要地,清军在福建兵力空虚。朱成功夺得泉州,率部北上围攻福州。福州一下,赐姓有望夺取整个福建,从此将在大陆上获得一块稳定的根据地。
暂时而言,吴三桂、朱成功都无力掣肘。赤军在东西、湖南两地推广着佃纳粮,粮草供应充足,足以支撑东征战局。
天气转热,利于南兵,不利于北兵。席卷畿辅的大瘟疫,不仅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京师一地,旗人几乎家家都染上了瘟疫,若有旧病在身,几无活命的可能。
形势从未像现在这样有利,岑丹初乃决意发动东征。
右参军杨玉祁留镇武昌,节制步兵第四镇、步兵第五镇、湖南守备镇、江西守备镇,镇守湖南、湖北、江西三地,重点防御襄阳的遏必隆、荆州的阿尔津。
丹初决定析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湖南省会为长沙,湖北省会为武昌。赤军在湖南、湖北两省取守势,立足现状,稳定后方,确保东征军腹背安全和粮草供应。
第四镇接替第二镇围攻九江、湖口。清军在江西只剩九江、湖口两座孤城,士气低落,外援断绝,破城是迟早的事。
为了不耽误东征大局,赤军计划直接越过九江、湖口,直扑下游安庆。
东征军由虎贲镇、步兵第二镇两镇共约十三万兵马组成,夹江而进,沿途只取沿江城池、要隘,不深入内陆,目标直指南京。
大军未动,宣传先行。赤军发布了一篇《讨虏檄文》,派人四处传发。各地义师纷纷响应,使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