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甜根(1/2)
二牛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看的哥哥,一时间竟呆住了。
面前的少年穿着华贵,笑得又好看,讲话温温柔柔的,身上还有一股好闻的香气,不像村里来的其他大老爷似的,对他们非打即骂,管他们叫小赤佬。
喜宝看着面前的孩子呆愣愣的,鼻涕抹在腮帮子上一条,也不嫌弃,就从袖子里掏了帕子给他擦。
“哥哥,你...你是神仙吗?”二牛仰着小脸,无比虔诚的发问。
喜宝哑然失笑,她把帕子塞到二牛的口袋里,又摸摸他的头:“哥哥不是神仙,哥哥与我家兄长途经此地,迷了路,故而过来问一问你们往哪走,不过你们在做什么呢?”
\"我们在挖甜根。\"旁边大一些的女孩明显要警惕许多,她一把把二牛拉到后面去,清澈的眸子里全是警惕。
喜宝笑笑,“甜根?能给我尝尝么?”
她一笑,有如春风渡寒潭,不管心里的隔阂消没消,起码都对面前的漂亮少年印象极好。
几个小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些衣着鲜亮的大人通常都是坐着马车看都不看他们一眼的走了,从来没有人问他们要过甜根。
二牛从女孩的身后探出一个小脑袋,他咽了口口水,使劲儿把沾着泥的芦根在破衣襟上蹭了蹭,才伸着小手儿,颤巍巍的递过去,“哥哥,你吃。”
“啧!”三丫小大人似的皱着眉,不赞同的看着二牛,“你给他吃了,他一会儿讹你咋整?”
二牛迷茫的看着她:“不会吧...二牛的声音有底气了一些,”三丫姐姐,我...我啥也没有啊....”
三丫噎住了,也是,他们几个加起来卖了也买不起人家身上一块布头,但她还是硬着头皮道:“那...那也不行!”
喜宝没在意几个孩子之间的对话,她接过二牛那几根细小的褐色干瘪的甜根仔细的看。
“她说的对,不能随便给别人吃的,也不能随便吃别人的。”
虽然是陌生人的认可叫她有点别扭,但三丫的虚荣心此时得到了满足,对着小伙伴们一脸“你看,我怎么说的来着。”的表情。
“为什么呀?那你为啥还问我们要甜根吃?”见喜宝年纪与他们相仿,又毫无架子,有孩子大着胆子问。
“因为我是好人,我跟你们换。”喜宝笑嘻嘻的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慢慢的打开,里面是几块枣泥酥。
几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没见过枣泥酥,他们目不转睛的看着喜宝手里白白的东西,谁也没动。
“这...这是个啥?”
“白...白面馍馍吧?我见王小贵吃过。”
“王小贵是谁?”喜宝好奇地问。
“王小贵是盐吏的儿子,他爹可坏了。”
“哦?”喜宝做洗耳恭听状。
说这话的孩子被后面的小伙伴猛地一拉,忽觉自己说了不该说的,顿时小脸煞白一张,黑黢黢的脸蛋白的几近透明。
“我我我...我瞎说的...别听我的...你别叫人打我爹。”他手足无措的摆着手,眼睛里都是惶恐。
喜宝面上的笑容不变,心底却暗暗地沉了下来,看来这边的人过得极其不好,应当深入调查,不知道小修哥哥那里能不能问出什么来。
对于官员,喜宝认为应当用雷霆手段镇杀,但对于孩子们,喜宝内心是极其怜悯的。
江北的开春极冷,面前的孩子们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瘦的一把骨头。
最大的应该是三丫,头发枯黄枯黄的,穿着一身碎布头子拼做的衣裳,脚上穿的是草鞋,裤子短了一大截,快要露出小腿肚子,喜宝看见三丫腿上有伤。
见孩子们吓到了,她咽下快到嘴边的话,只作迷茫状:“吔?风太大了,我啥都没听见。”
几个孩子提起的心才落回肚子里,对喜宝的警戒心少了一些,他们知道方才喜宝是听见了的。
“我用点心与你们换甜根,两根换一块,一人......”她扫了一眼面前的小萝卜头们,“正好四个人,你们一人能换两块,谁还想与我换?”
她一边说,一边示意二牛过来,三丫见喜宝不像是什么坏人,便就默认二牛往她那里走,不再拦着他。
二牛有点局促,他搓搓小脏手,低低的喊了声“哥哥”。
喜宝“哎”了声,往他的小脏手里放了两块点心。
有了二牛开头,剩下的孩子也就不再扭捏了,每个人都拿了四根甜根去找喜宝换点心。
三丫抿着唇,把手里所有的甜根都给了喜宝,她知道呢,点心这样珍贵,他们的甜根根本就比不上一块点心,更何况甜根根本不甜。
其他的孩子见三丫这样做,也纷纷跟着学,有个还道:“哥哥,你等着,我再去给你撅一点。”
“不用不用,”喜宝忙叫住热情的孩子,“我就尝一尝,太多了吃不下。”那孩子才作罢。
“好伢子。”喜宝说了句家乡话。
几个孩子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哥哥,你...你咋会说我们这边的话?”
“学的还怪像的哩。”
连三丫都惊奇的看着喜宝,方才他一口官话,她还以为是从什么大地方来的呢:“你是哪儿人啊?”
“你...你是干啥的呀?”
几个小萝卜头呼啦围成圈,你一言我一语的问喜宝问题,乡语让这个俊美的小公子与他们的距离拉近了,他们不知不觉的便不怕面前的人了。
“来来来,吃点心吃点心,一个一个问。”但孩子们却没有一个吃她给的枣泥酥的,而是都小心翼翼的采了叶子包好,贴身放到了怀里。
喜宝见状也没有说什么,她知道他们一定是有想要分享的人,不由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她也不嫌地上的土会弄脏衣服,一屁股就坐在了田垄上,慢慢回答孩子们的问题,她笑道:“我老家是江南一带,靠近江中的。”
小萝卜头们不知道长江还分为江南江北江东江中的,只是懵懵懂懂的看着喜宝,思考着那是个什么地儿。
“可以理解为咱们是半个老乡,我们要来江北做生意的。”喜宝解释道。
“哦——”几个小孩瞬间露出了然的神情,他们说呢,穿的这样好,怎么看也不像个乡下泥腿子。
“我老家与这边靠近,所以说的话可能就比较相似,不过还是有些差别的。”喜宝顿了顿,“比如......”
\"蚊子叮人,在你们这里是什么意思?\"喜宝问。
“就是蚊子咬人呀。”二牛咧开漏了风的门牙。
喜宝还没开始说呢他就笑起来,平日里哪有人会跟他们聊这些,还是这样一个好看又温柔的哥哥,又给他吃好吃的点心,二牛很开心的。
“但在江南一带,有些地方就是苍蝇蛰人的意思哦。”喜宝科普道。
“那他们管苍蝇叫什么?”
“也叫苍蝇啦。”
“蚊子叫苍蝇,苍蝇也叫苍蝇哈哈哈哈哈哈。”二牛笑的冒大鼻涕泡,引得其他人也都笑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