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沈君逢喜逗开心(1/2)
对于吴天扈借周老爷之死故意大做文章这,沈蕴颇为鄙夷。
不过,他心里也明白,此事对于风羽卫而言,无疑是个棘手的麻烦。
思索片刻后,接着说道:
“大人无需过于忧虑,圣上既然有心肃清盐政弊端,在尚未得到林御史呈上的罪证之前,必然会暂且将此事压下来。”
“况且,林御史提供的罪证已在送往京城的途中,届时,朝堂上的风向必定会有所转变。”
邹彰听后,深以为然,点头道:“没错,本官亦是这般想法。”
“只是,在皇上圣旨下达之前,吴天扈定会借着这股势头,再掀风浪。”
话音刚落,只见又一名风羽卫小校匆匆前来通禀:
“大人,江南节度使官署与江南织造局发来公函!”
说罢,将两封盖有官方火漆封印的信函呈递给邹彰。
盖有官方火漆意味着这是极为正式的公文,邹彰脸色微变,赶忙接过,拆封查看。
过了一会儿,沈蕴见邹彰看完后,脸色变得格外凝重,不禁问道:
“大人,公文中写了些什么?”
邹彰神色严肃,沉声回应:
“是江南节度使任鸿与江南织造局员外郎甄应嘉所书,提及大盐商周老爷之死,警告我们风羽卫务必按规矩行事,不可肆意妄为!”
“否则,他们不仅会上书弹劾我们风羽卫,还会安排人手阻碍我们执行公务。”
这信作为正式公文,无疑代表了两个衙门的正式态度,既是一种交涉,更是一种警告。
沈蕴听闻,略微迟疑后说道:
“如此看来,这盐商背后,竟与江南节度使以及甄家老爷有关?”
邹彰轻叹一声,解释道:
“这其实不难理解,当年,甄家曾四次接驾太祖皇帝,致使亏空严重,太祖皇帝便特许他们通过经营官盐、丝绢等生意来填补这些亏空。”
“后来太宗皇帝登基,责令他们从官盐生意中撤出,不过江南织造局依旧由甄家掌控。”
“然而,官盐生意利益巨大,甄家又岂会轻易舍弃,恐怕表面上虽撤出,暗地里却依旧与官盐生意藕断丝连。”
“至于江南节度使任鸿,多半是受吴天扈的影响,才跟着发来这交涉公文。”
沈蕴听了,心中释然了,毕竟吴家有贵妃撑腰,又是京城的老牌勋贵家族。
任鸿虽说身为封疆大吏,但也不敢轻易得罪吴家,只能卖个面子,跟着发份交涉公文。
更多的只是表面上的施压,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约束效果。
倒是甄应嘉,想必与盐商利益纠葛颇深,结合原著中甄家后来被抄家的情节来看,此时他急着出面施压,恐怕是在其中牵扯了不少利益。
甚至有可能,盐商背后就有甄家的支持,至于是否与吴天扈有关联,那就有待进一步查证了。
眼下他们联合起来向风羽卫施压,即便邹彰身为风羽卫指挥使亲自坐镇,行事也不得不格外谨慎了。
这时,又听邹彰忧心忡忡说道:
“他们想迫使我们风羽卫无法行动,倒也罢了,就怕吴天扈还会再生事端。”
沈蕴微微皱眉,提议道:
“大人,看来我们有必要提高警惕,以防对方做出极端举动,而我们却浑然不知。”
邹彰深表赞同,轻轻点头:“本官这就派人四处查探盯梢。”
二人又就此事商讨了一会儿,沈蕴告辞离开了。
…
与邹彰分别后,沈蕴先在街市上闲逛了一圈,购置了些物品,这才返回林府。
此前,他收下了周老爷一万两的诊金,用于沈太医丧礼的额外花费不过一千多两银子,剩下的自然都归他自己所有,手头也算宽裕。
再加上刚刚得知邹彰传达皇帝旨意,吸纳他加入风羽卫并授予七品总旗官之职,心情格外愉悦,便忍不住消费了一番。
回到林家,一路上遇到的下人,都极为敬重地向他行礼问安。
如今,他在林家的地位比贾琏还要高,众人对他出入后院也早已习以为常。
林黛玉听他归来,脸上满是喜色,亲自出门迎接。
一见到他,目光便不由自主地落在他身上,待他走近,笑着问道:
“邹大人找你所为何事呀?”
沈蕴与她目光交汇,只见她身着粉色对襟褙子,头上点缀着些许素雅饰品,整个人显得清雅婉约,再配上那绝美玉容,让沈蕴看得心旷神怡。
不禁嘴角微微上扬,反问道:“妹妹不妨猜猜看呢?”
林黛玉听后,嗔怪地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一撇:
“哼……不说算了,我还懒得听呢!”
言罢,径直转过身,向内院走去。
沈蕴微微一愣,随即赶忙抬脚跟了上去,脸上的笑意倒越发浓郁了。
很快,他便追上了林黛玉,笑着说道:
“妹妹就猜猜嘛,要是猜对了,可有奖励哦!”
林黛玉本就是佯装生气,听到这话,停下脚步,驻足凝视着他,微微歪着头,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